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松果体区病变影像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果体囊肿的显微镜照片(H-E染色)示内层的胶样组织(箭)和外层的扁平的松果体实质(*)。

第48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影像学表现

MRI上,松果体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的边界清楚的病变。其典型的信号强度与T1WI和T2WI上的脑脊液的信号相似。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上,信号可能因蛋白成分而不能被完全抑制。钆增强上,多数松果体囊肿的囊壁可强化,但常呈不完全强化;这种影像表现是因松果体囊状扩张时,松果体实质断裂形成的。

延迟像上,有报道称囊肿可类似于实性肿瘤,呈均匀强化。这种表现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可能与对比剂经囊壁的被动扩散或囊壁对对比剂的活跃的分泌作用有关。高分辨率像上可见细微的内部分隔及内部的囊肿。鉴别诊断包括囊性肿瘤如星形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第49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松果体囊肿(多发性硬化检查中偶然发现),32岁女患。轴位增强T1WI像示松果体区一8mm圆形的低信号病变,囊肿的表现。病变有一薄的不完全强化的边缘(箭)。无壁结节及脑积水。第50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松果体囊肿的处理

松果体囊肿的处理有争议。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研究来追踪松果体囊肿的完全消退,所以松果体囊肿的自然历史还不完全清楚。几个研究表明松果体囊肿在随访中比较稳定。Barboriak等的一项对32名患者的研究显示,75%的松果体囊肿在0.5–9.1年间稳定不变;其大小的变化与临床表现无关。

第51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其他松果体区肿块

许多其他病变发生于松果体区及起源于邻近部位的细胞。这些肿瘤包括脑膜瘤、脉络丛癌、中枢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及脂肪瘤。转移瘤也可见于松果体区。松果体区罕见的病变包括单发性纤维瘤、结节病和黑色素瘤。第52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为内含表皮成分的先天性包涵囊肿。表皮样囊肿约占颅内肿瘤的1%,3%–4%颅内表皮样囊肿见于松果体区。起源:有多种理论,包括起源于皮肤外胚层的神经组织的分裂缺陷和胚胎外胚层包涵体的存在。皮样囊肿的发生率比表皮样囊肿低3到10倍。第53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生长:表皮样囊肿因表皮细胞脱离故生长缓慢,大小可相对较大。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20—30岁。皮样囊肿发病年龄较轻,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通过细胞脱离和腺体分泌使得大小增加。瘤性转化罕见,但鳞状上皮细胞癌在这两种病变中均可发生。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表皮样囊肿的囊壁由单一的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容物由多层角蛋白酶的碎片构成(Fig21),大体标本上呈“珍珠”样表现。皮样囊肿含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这两者病变均随时间缓慢扩大,且破裂后引起可致命的化学性脑膜炎。第54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表皮样囊肿。显微镜照片(原始放大率:×200,H-E染色)示外层的复层鳞状上皮层(箭)。波浪状物质为囊内的角蛋白酶的碎片。第55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影像学表现:CT:表皮样囊肿呈类似于脑脊液的低密度。皮样囊肿表现多样,可见脂质成分的低密度区,而不是中胚层起源的脂肪。两种病变均可有周围性钙化。MRI:表皮样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类似。表皮样囊肿钻入周围结构且包绕神经血管使得切除困难。FLAIR像上,表皮样囊肿呈不完全饱和,藉此可与蛛网膜囊肿鉴别。弥散加权像上,蛛网膜囊肿呈高信号,也是一个有助于其诊断的表现(Fig22)。表皮样囊肿内部无强化,但可有罕见的边缘强化,提示炎症或感染过程。在恶性转化的罕见病例(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囊内可有强化。第56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表皮样囊肿,27岁患者,伴头痛和恶心。(a)轴位平扫CT示一起源于松果体区巨大低密度病变。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内。可见周边钙化(箭)。(b)轴位T2WI像示病变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c)轴位增强T1WI像示病变钻入邻近脑实质内。病变无强化。周边强化区域为血管结构。(d)轴位T2WFLAIR像示病变没有完全抑制。(e)弥散加权像示病变呈高信号。第57页,共6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皮样囊肿:在MRI上表现多样,因其含脂质成分(其使T1缩短)和毛发,毛发在T1WI和T2WI上呈曲线的低信号区。脂肪抑制像上脂质信号将被抑制。边缘强化少见且提示炎症和感染,但皮样囊肿无内部强化,这与畸胎瘤不同。皮样囊肿为单房的,这也不同与畸胎瘤(Table2)。皮样囊肿破裂后,脑沟及脑池内可见脂质信号(Fig23)。

第58页,共69页,星期六,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