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x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他人所不欲,能否施于己?或者说,当别人把不想要的施于我们时,我们是否要接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它强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句话也已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原则。然而,当这一原则被引申到“他人所不欲,能否施于己”“是否要接受别人不想要的”时,我们面临的则是一个关于重视自我感受的问题。这也是本次作文希望考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材料第二层中的“那么”承上而来,要求考生理性、深入地思考“他人所不欲,能否施于己”“是否要接受别人不想要的”的问题。具体来说,当别人把不想要的施于我们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接受与否。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自我、关爱自我、善待自我。写作时可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如:不接受他人所不想要的是一种自我构建的积极态度,不应被他人道德绑架,要从容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等。当然,如果有考生从“他人所不欲,能施于己”的角度来立意,或者辩证分析、视情况来谈“能(接受)”或“不能(不接受)”,只要言之有理、有据,也应视为切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肯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下,选定角度回应“他人所不欲,能否施于己”“是否要接受别人不想要的”的问题[能(接受)/不能(不接受)/有些情况可以,有些情况不可以],然后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证。

二是文章对“他人所不欲,能否施于己”“是否要接受别人不想要的”的分析和论证充分、深刻,内容充实。

【参考立意】

①他人所不欲,勿施于己;

②尊重自我,善待自我;

③重视自己的感受,从容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等等。

审题:

材料第一种看法是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不好的东西)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句话说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材料第二种看法是己所欲者也勿滥施于人。有一种做法,自己喜欢的事,也要求别人喜欢。表现为以自己的好恶要求别人,用同一标准衡量一切人。这就是己之所欲滥施于人的情况。己之所欲,也要慎施于人,或者勿施于人。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要慎重考虑后再推荐给别人,不要轻易强加于人。因此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综合看来,两种看法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意思是我们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对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当然己所欲之也要慎施于人,意思很明了,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要考虑考虑再推荐给别人,不要轻易加于他人。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然后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一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二是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三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欲强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

立意: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2.己之所欲勿强施于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文明道德的精髓。

4.处世将心比心,凡事换位思考。

【范文参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无疑是做人基本的准则,在现实中大多数人也都能够做到。但如果“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己所欲,也勿滥施于人,而要慎施于人。

自己喜欢的、愿意做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和别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去受益,还要慎施于人?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你觉得好的事情,对别人不见得好,你喜欢的事情,别人不一定喜欢。

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有人喜荤,有人吃素,有人酷爱豪饮,斗酒诗百篇,有人滴酒不沾,甚至酒精过敏。如果你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为别人做主,自以为是热情待客,实际上对方却是觉得在受罪,甚至是满满的伤害。这时候最合理的做法,是让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点自己喜欢的饭菜。

己所欲滥施于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曰好心办坏事,一曰霸权思维。

为了别人好,就一定是正确的么?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