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小到实验难以测量的程度,由德布罗意关系给出的波长值稍大一点,经分析,原因是电子受正离子的吸引,在晶体中的波长比在真空中稍小(动量稍大)。经修正后,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21.4德布罗意假设电子衍射实验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光子能量和动量为:一、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1924年,德布罗意大胆地设想,波粒二象性不是光所特有的,一切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静止质量不为零的那些微观粒子,如原子、电子、中子等。粒子性:主要是指它具有集中的不可分割的特性。波动性:它能在空间表现出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具有一定的波长、频率。实物粒子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物质波的波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德布罗意公式德布罗意波长为:质量为m、速率为υ的自由粒子,一方面可用能量E和动量P来描述它的粒子性;另一方面可用频率ν和波长λ来描述它的波动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若考虑相对论效应,则:若υc时,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01020304德布罗意(LouisVictorduedeBroglie,1892-1960)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布罗意原来学习历史,后来改学理论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1923年他提出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1924年正式发表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述。并建议用电子在晶体上做衍射实验来验证。1927年被实验证实。05爱因斯坦觉察到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一幅大幕的一角”。0504020301如:速度υ=5.0?102m/s飞行的子弹,质量为m=10-2Kg,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如:电子m=9.1?10-31Kg,速度υ=5.0?107m/s,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太小测不到!X射线波段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必考虑,只考虑其粒子性。例:静止的电子经电场加速,加速电势差为U,速度υc。求:德布罗意波长?。不考虑相对论效应01解:02要观察电子的波性,必须利用晶体进行类似于X射线的衍射实验。03例:试计算动能分别为100eV、1keV、1MeV、1GeV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电子静能E0=m0c2=0.51MeV解:由相对论公式:得:代入德布罗意公式,有:若则:若则:(1)当EK=100eV时,电子静能E0=m0c2=0.51MeV,有:(2)当EK=1keV时,有:1、2两个结果,电子的波长均与X射线的波长相当。(3)当EK=1MeV时,有:(4)当EK=1GeV时,,有:二、电子衍射实验戴维孙—革末电子衍射实验(1927年)检测器电子束散射线电子被镍晶体衍射实验MK电子枪实验发现,电子束强度并不随加速电压而单调变化,而是出现一系列峰值。相对强度10205030406070800衍射角镍晶体:电子波的波长理论值为:D实验结果:电子束与多晶材料的德拜x射线衍射图样对比(波长相同)x射线汤姆逊和戴维逊则因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而分享了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德布罗意因提出电子的波动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逊接着约恩逊于1961年成功地获得了电子束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等实验。光的杨氏双缝干涉图样单缝双缝三缝四缝电子双缝干涉图样大量实验证实除电子外,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等都具有波动性,且符合德布罗意公式。——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由于电子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小10-3?10-5数量级,从而可大大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1932年,德国的鲁斯卡研制成功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就是依据电子的波动性设计制造的。如今它已成为探索物质结构,研究、开发新材料的重要科研工具。经典粒子:不被分割的整体,有确定位置和运动轨道;经典的波:某种实际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作周期性的变化,波具有叠加性。二象性:要求将波和粒子两种对立的属性统一到同一物体上。12统计解释:在某处德布罗意波的强度是与粒子在该处邻近出现的概率成正比。31926年玻恩提出: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三、德布罗意波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