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遗传密码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tRNA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帮助下,能够识别相应的氨基酸,并通过tRNA氨基酸臂的3-OH与氨基酸的羧基形成活化酯-氨基酰-tRNA。壹氨基酸+ATP+tRNA+H2O??氨基酰-tRNA+AMP+PPi肆tRNA分子能接受相应的氨基酸,决定于它特有的碱基顺序,而这种碱基顺序能够被氨基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叁氨基酰-tRNA合成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每一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相应的tRNA。贰每一种氨基酸至少有一种对应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它既催化氨基酸与ATP的作用,也催化氨基酰基转移到tRNA。氨基酰-tRNA合成酶氨基酸活化的总反应式是:(2)氨基酰-tRNA在mRNA模板指导下组装成蛋白质氨基酰-tRNA通过反密码臂上的三联体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相应的遗传密码,并将所携带的氨基酸按mRNA遗传密码的顺序安置在特定的位置,最后在核糖体中合成肽链。第二节微生物的变异DNA碱基顺序的改变,是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产生的。由于DNA是具有复制功能的分子,一旦DNA碱基顺序出错,它就会通过复制机制遗传下去。由于DNA碱基顺序的改变引起生物遗传性状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一、变异的本质——基因突变DNA碱基顺序中核苷酸缺失,置换或插入,引起排列顺序改变DNA结构的改变将导致相应蛋白质一级结构(氨基酸顺序)的变化,从而引起生物特征或性状发生变异。01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可以认为是由于DNA结构的改变而引起蛋白质组成和性质变化的结果。02二、基因突变的化学本质DNA结构变化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生物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是DNA分子中为氨基酸编码的三联体密码子的改变。DNA遗传密码的改变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碱基顺序颠倒,如TA被颠倒成AT;?某个碱基被调换,如AT换成GC;MolecularbasisofMutationPointMutation天冬酰胺酪氨酸少了或多了一对或几对碱基,例如:5’ATGGCTATGC3’变成5’ATGGTATGC3’3’TACCGATACG5’3’TACCATACG5’BDACEDNA分子中碱基互变异构效应紫外线(UV)、高能射线和电离辐射等。烷基化试剂,亚硝酸盐以及碱基类似物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三、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DNA分子的碱基,存在酮式—烯醇式或氨式—亚胺式互变异构。不同的互变异构体形成氢键的方向和能力不同,有可能导致复制时出现错误。例如在正常情况下,A(氨式结构)与T(酮式结构)配对;当A以亚胺式存在时(几率非常小),则与C配对。(1)DNA分子中碱基互变异构效应基因:具有遗传功能的DNA分子上的片段,平均1000个碱基对,分子量约6.7×105Da。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不同基因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序列不同,基因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根据基因的功能差异,可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因。01基因-遗传因子02视频资料:基因03基因类别结构基因 包括编码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基因,也包括编码阻遏蛋白和激活蛋白的基因。调控基因 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操纵子J.Monod与F.Jacob(二)DNA的复制01DNA的复制(以DNA为模板合成DNA)02RNA的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03RNA的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04RNA的复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机制——半保留复制12保留了一半父代DNA成份父代DNA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前导链连续复制滞后链不连续复制DNA复制为5`→3`半不连续复制。半保留——复制结果半不连续——复制过程DNA的变性与复性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多聚核苷酸链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结构的过程。变性核酸将失去其部分或全部的生物活性。核酸的变性并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所以它的一级结构(碱基顺序)保持不变。能够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温度升高、酸碱度改变、甲醛和尿素等的存在均可引起核酸的变性。利用紫外吸收的变化,可以检测核酸变性的情况。天然状态的DNA在完全变性后,紫外吸收(260nm)值增加25-40%.RNA变性后,约增加1.1%。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DNA的变性过程是突变性的,它在很窄的温度区间内完成。因此,通常将引起DNA变性的温度称为融点,用Tm表示。01一般DNA的Tm值在70-85?C之间。DNA的Tm值与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有关。02G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天鹅滚筒原理和功能介绍.ppt
- 圆锥曲线极坐标的统一形式课件.ppt
- 增值税纳税申报讲解.ppt
- 小学健康教育合理营养.ppt
-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ppt
- 园林植物播种育苗精要.ppt
- 小学美术《画汽车》课件.ppt
- 室内环境(空气)检测培训.ppt
- 小学语文掌声.ppt
- 永久报秋季卷评章评估管理椎骨压缩骨折医学daniela wx34.pdf
- 剑桥国际考试.pdf
- sigma-sml1078共aldrich安全数据表.pdf
- 参考说明介绍michael joseph jackson.pptx
- 1707fast odometry and scene flow from cameras based on geometric clustering基于几何聚类RGB D摄像机场景流.pdf
- componet组合-208首先安装cxone4 out.pdf
- sigma-sml0818共aldrich安全数据表.pdf
- 临床科学高级龄对短期影响正在接受患者长期结局用于肝细胞癌肝切除术a1591-s2 main.pdf
- 欧姆龙首先安装cxone4.pdf
- 交货前产品检查共编号j436.pdf
- 分析雌二醇专着3111 estradiol valerate311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