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docx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充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C

C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A

B

C

【答案】D【解析】据材料“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知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可知一体性,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选D项;源远流长指中华文化的起源早并且一直流传下去没有中断,排除A项;生生不息指中华文化一直存在未曾中断,排除B项;据材料“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独具特色,但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排除C项。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晋”“齐”“燕”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加强周天子对全国的控制,实行分封制,材料中的晋国、齐国、燕国都是当时分封的诸侯国,故选B项;内外服制是商朝实行的制度,由部族和方国对地方进行管理,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D项。

【答案】B【解析】据材料“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结合所学可知,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故选B项;诸侯国的改革和变法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劳动力的增加,排除C项;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这一转变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商鞅主张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据材料“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可知,韩非子主张如今想要按照从前的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和守株待兔没有两样,因此,两人的共同追求是变法革新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据材料“便国不法古”可知,强调的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国家进步,而非是以仁治国,排除A项;法家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儒家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不符合法家思想,排除C项。

5.【答案】C【解析】据材料“为君主管理地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之下,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少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故选C项;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主要依靠世袭传承,郡县制是对西周制度的的否定而非借鉴,排除A项;君主专制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一般涉及的是君主权力的集中程度,主要表现在君权和相权之间的比较,但材料仅涉及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情况,属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郡县制是国家统一后的制度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体现的首义精神、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故选C项;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而不是第一次奴隶起义,排除A项;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排除B项;社会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前进的、上升的变迁过程,农民起义是对社会发展的破坏,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造钱币,专令中央上林三官铸币,这不仅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了货币制度,规范了货币流通,而且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强化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度,故选A项;中央统一铸币能够规避地方铸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了铸币质量,而非降低铸币质量,排除B项;文景之治时期国民经济已经恢复,但材料中的时间为汉武帝统治时期,排除C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得王国越封越小,解决了王国问题,侧重政治领域,但材料体现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侧重经济领域,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表现民众生活悲苦、控诉战争残酷、追求爱情反抗封建礼教、鞭挞统治阶层荒淫与贪婪”可知,乐府诗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故选B项;不能说文学作品“真实”反映历史状况,排除A项;“主要渠道”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项;诗句本身无法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故B项正确;三国当中最先灭亡的是蜀国,A项错误;十六国中也有政权是汉族建立的,故C项错误;D项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

10.【答案】D【解析】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东晋政权是建立在南渡士族支持的基础上,体现了皇权与士族结盟共治的特点,故选D项;西晋时期宗室诸王在八王之乱和匈奴南侵的过程中被杀,所以司马睿才需要依仗士族的支持才能建立东晋,排除A项;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晋元帝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只是维护士族政治特权的政治保障,而且九品中正制起初是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的,排除C项。

11.【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通过开通运河,隋朝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3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