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18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专题18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6

热点题型·常考设问类非选择题攻略

热点题型·常考设问类非选择题攻略

专题18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

目录

题型综述1

解题攻略1

类别1文献史料类2

类别2实物图片类5

类别3口述史料类10

高考练场14

高考新课标下史料价值类是指对历史史料进行分析、评估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题型,注重考查史料的出处,如文献史料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实物史料的发现地点等,通过这些来判断史料的可信度和价值。

涉及多种类型的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如史书、档案、方志等)、实物史料(如文物、遗址等)、口述史料(如回忆录、访谈录等)等,要求分析不同类型史料在研究历史中的独特作用和局限性。通常也会将史料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结合时代特征来分析史料的价值。

1.命题特点:涵盖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史料,如中国古代的《史记》《资治通鉴》等传统史籍,近代的报刊杂志、档案文件,现代的学术著作、研究报告等;西方的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经典文献,以及各类考古发掘报告、私人信件,还包括从官方网站、博物馆资料、历史研究数据库等渠道选取的史料等等。

2.考查能力:考查对历史的整体理解和时空观念。

类别01文献史料类

文献史料类:高考历史文献史料类非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重要题型,文献史料可能来自古代典籍、官方档案、私人信件、学术著作等。可以针对史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节提问,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历史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证。

1、概括类题目:要抓住史料中的核心语句和关键词,进行提炼和浓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主要内容。注意不要照抄原文,要进行适当的转换和归纳。

2、分析类题目:需要深入挖掘史料背后的原因、影响、本质等。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等方面展开思考。

3、评价类题目: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史料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注意史论结合,以史实为依据进行评价。

【典例】(2023·全国乙卷)

材料一候选郎中陈时政奏请:“日本伊藤(博文)罢相来游中土……查伊藤既为日本维新之臣,必能识新政之纲领,知变法之本原……如才堪任使,即可留之京师,著其参预新政,自于时局更多裨益也。”翰林院编修黄曾源奏陈:“建议之臣言联英、日以拒俄者,十之八九,而言和俄以疑英、日者,盖百不得一矣……是伊藤之益于新政者,不可知;而其为害于邦交者,已有不可胜言者矣”“为今之计,莫若就此和俄,以疑英、日之局而修补之”。

——据《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材料二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向严复询问变法对策。严对曰:“请皇上于未变法之先,可先到外洋一行,以联各国之欢,并到中国各处,纵人民观看,以结百姓之心。”

——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人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

【命题思路】以两则史料切入,考查对史料的理解。

【答案】(2)[参考答案]三人主张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主张向日本学习,挽救民族危亡;三人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主张变法图强,都体现爱国救亡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无法清醒认识帝国主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本质;无论日本还是英国,他们的强国之路只可以借鉴学习,不可照搬,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救亡道路。

【变式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税。

——摘自《哥伦布的遗嘱》

提取材料信息,并分析上述材料对研究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史料价值。

【变式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摩邻国在秋萨罗国(今耶路撒冷)西南,渡太(通‘大’)碛,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餐鹘莽。鹘莽即波斯枣也。瘴(毒)痈(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特甚诸国。

——摘编自【唐】杜环《经行记》

材料二东非宋朝钱币出土统计表(单位:枚)

国家名称

出土地点

钱币总数量

宋朝钱币数量

索马里

摩加迪沙

44

14

布腊瓦

2

1

梅尔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