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docVIP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课标要求】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和商鞅变法,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理解战国兼并战争和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2.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要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和都江堰

难点: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写到“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可见,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什么重大的变革?让我们走进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简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晋文公曾经称霸诸侯,春秋末年,晋国权力落到卿大夫手中,这些卿大夫经过长期的斗争,剩下了韩赵魏三家,三家一合计,把自己的“老板”晋国的国君废黜了,自己另起炉灶,这就是“三家分晋”。

齐国本来是姜子牙的封地,战国时期,齐国的卿大夫田氏也把自己的“老板”废黜了,自己当“老板”。这就是“田氏代齐”。

2.观察课本第32页《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说一说它们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战役

交战双方

成语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魏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马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诱其就范,并在马陵利用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庞涓在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命令部队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至马陵,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给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大败溃乱。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4.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特点?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有什么不同?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春秋的争霸战争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而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争。通过争霸和兼并,中国逐渐走向统一。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大败赵国,确立了在军事上的强国地位,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了。那么,为秦国最终能够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