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①细胞免疫学说(cellularimmunity)梅契尼可夫(俄国)(Metchnikoff)发现:白细胞有吞噬功能,能吞噬和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此期间,对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两种学说:Neutrophil②体液免疫学说(humoralimmunity)保尔.欧立希(德国)(PaulEhrlich):体液中产生的抗体,能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或者能中和细菌毒素。体液免疫VonBehring和Kitasato将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制备得到白喉抗毒素血清,促进了体液免疫的研究和发展。此后,将血清中多种能与相应的细胞、微生物及其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称为抗体(antibody,Ab),而将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统称为抗原(antigen,Ag),建立了抗原抗体的概念,创立体液免疫学说(humoralimmunity)。PaulEhrilich(1854-1915)20世纪初英国医师A.Wright发现了调理素,德国学者Paul.Ehrlich提出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才将两种学说有机统一起来3、1901年“免疫学”首先出现在IndexMedicus4、1916年JournalofImmunology创刊标志免疫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三.现代免疫学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一)细胞克隆选择学说(clonalselection)F.Burnet(1957年)提出克隆选择学说MacFarlaneBurnet(1899-1985)克隆选择学说(cloneselectiontheory)的基本观点:1.机体内存在有能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其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2.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具有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与之结合,使该细胞系活化、增殖,并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和记忆细胞。3.若在胚胎期,某抗原选择相应克隆接触后,该细胞系就被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称此为禁忌克隆(forbiddenclone),使机体失去针对该抗原的反应性,形成免疫耐受。解释了天然免疫耐受现象。4.某些克隆可发生突变,而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形成自身免疫应答。1960年,Burnet和Medawar获诺贝尔奖FrankBurnet1900--1990NobelPrize1960克隆选择学说示意图(二)免疫的重新认识:1961J.Miller证明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1966H.Claman等区分出B细胞和T细胞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的细胞因子(cytokine)相继被发现第三节免疫学检验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免疫检验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1896年,G.Widal和A.Sicad发现在一定浓度的伤寒杆菌中加入伤寒病人的血清可致伤寒杆菌发生特异的凝集现象,并利用其诊断伤寒病,创立凝集反应,亦即著名的肥达试验(Widaltest)。此后,越来越多的免疫技术被运用于临床诊断。一、免疫学检验的应用1、传染病诊断2、免疫性疾病诊断3、肿瘤诊断4、组织器官移植5、血液病和血型诊断6、其他二、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趋势1、抗原制备:由组织、细胞裂解物提取的抗原逐渐向基因工程抗原转变;由单一病原体蛋白向多决定簇融合蛋白转变。2、抗体制备则由多克隆、单克隆抗体向基因工程抗体和双功能抗体转变,甚至采用基因重组的人源化和小型化的单链可变区(VH和VL)片段抗体。3、检测系统正在实现自动化、集成化和微型化获诺贝尔奖的免疫项目和免疫学家著名的免疫学家练习题1.关于免疫的概念,正确的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2.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应答E.免疫识别3患者反复感染其原因可能是A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免疫监视功能低下C免疫自身稳定性功能低下D过敏体质E、免疫耐受性低下4如果免疫应答过强,会导致A过敏性反应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