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主讲人:梁馨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案例导入陈先生,46岁,一周前因车祸致右小腿开放性骨折急诊入院。今日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头晕、呕吐入院。体格检查:T39.5℃,P112次/分,R25次/分,BP130/90mmHg。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心肺听诊正常,全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小腿创面红肿。可见脓性分泌物。请思考:该患者发生了何种感染?有何依据?
概念全身性感染是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
概念区分脓毒症:是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菌血症:是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细菌入血,不繁殖,目前多指临床上有明显感染症状的菌血症。毒血症:细菌不入血,释放毒素入血。败血症:细菌入血,大量繁殖,全身中毒。
病因全身性感染的发生与致病菌的数量、毒力及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有关。全身性感染通常为继发性,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医源性方面:长期使用导管、抗生素使用不当等。
病因
致病菌常见致病菌包括:①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最常见,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②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③无芽胞厌氧菌:拟杆菌、梭状杆菌。④真菌:多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等。
病理生理致病菌侵入机体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6.8和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全身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灌注不足,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胃肠道、出凝血系统及代谢的变化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一般情况、严重创伤、感染的发生情况、静脉置管、既往有无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糖尿病病史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局部感染征、全身感染征等)全身性感染的共性表现:(1)病人突发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体温不升;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2)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3)烦躁或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4)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
护理评估全身性感染的共性表现:(5)代谢紊乱和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6)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7)可有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8)血常规:WBC↑N↑(20~30×109/L);(9)血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阳性(在病人寒战时采血,更易发现致病菌)
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菌培养影像学检查B超X线CT和MRI
护理评估(四)处理原则(1)处理原发感染灶(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无效腔、充分引流脓肿等)(2)应用抗菌药根据感染特点、脓液性状或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
护理评估(四)处理原则(3)支持治疗高能量、高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及输液,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失衡(4)对症治疗(高热、抗休克及糖尿病等)
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全身性感染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分解代谢升高有关3.焦虑/恐惧与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及心率、脉搏、呼吸等的改变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一)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变化及原发感染灶的处理效果等
2、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并发导管性感染
3、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4、加强营养支持
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应用降温药
6、及时做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寒战高热时,采集血,阳性率高)
护理措施(二)观察和防治并发症
1、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包括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建立输液通道、输液和应用抗菌素等)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注意观察脱水表现,定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三)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
护理措施(四)心理护理关心和体贴病人,多交流,解释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
(五)其他提供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