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2月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所示为夏朝晚期存在于我国北方的三处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三者在地域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交叠和取代现象,但二里头文化故地却存在另外两支文化的大举渗透和传播。对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这一时期

名称

时候

主要分布地域

岳石文化

约公元前1900—前1600年

山东

二里头文化

约公元前1800—前1500年

豫西、晋南

下七垣文化

约公元前1680—前1500年

豫北、冀南

A.文化重心移至黄河下游

B.中原王朝地方控制力弱

C.黄河流域部落战争频繁

D.文化呈现开放包容气象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相当于夏朝晚期的时期,中原地区存在多个实力相差不大、文化相互交流的政权,而作为夏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二里头文化故地却存在另外两支文化的大举渗透和传播,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原王朝地方的控制力有所减弱,B项正确;“三者在地域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交叠和取代现象”说明文化重心并未发生明显的转移,排除A项;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发展时期,政权之间的战争不属于部落战争,从材料中也看不出战争的频繁程度,排除C项;二里头文化遭到另外两支文化的入侵,这说明当时的文化渗透、传播过程可能相对血腥,无法体现开放包容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2.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了“齐桓(公)越燕伐山戎……秦缪(秦穆公)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驱使诸侯役使)百越”等事迹,并称“(汉)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下列论述与司马迁观点最接近的是

A.中华民族自古多元一体

B.蛮夷戎狄推崇弱肉强食

C.华夷交往存在多种方式

D.各族共同塑造汉朝疆域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晏然”(和平交往)和“征伐”都是推动民族交往和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手段,这说明他已认识到民族交往存在多种方式,C项正确;司马迁认为华夷交往存在多种方式,从材料信息看不出司马迁认为春秋时期中华民族存在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司马迁并没有提及蛮夷戎狄的习俗和风尚,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司马迁盛赞汉朝廷“席卷四海”,并没有强调少数民族对疆域的塑造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3.有学者提出,古人在丝绸之路上旅行,首先需要申请公验与过所(官方批准的通行文书),行前要准备旅行指南类书籍和会话练习簿(民族语言或外语),商人需要计账以及订立契约,旅行还可能携带替人转交的书信,有些求法僧还要写巡礼记录。该学者可借此论证

A.商人逐利行为维系了丝绸之路繁荣

B.语言的隔阂是丝绸之路发展的瓶颈

C.丝绸之路沿线文书史料价值较丰厚

D.政府对保护商旅和传教士作用突出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据题干信息可知,丝绸之路沿线的政治(官方批准的通行文书)、经济(计账、契约)、文化活动(巡礼记录)都会留下大量有文字记录的史料,这些史料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凭据,说明丝绸之路沿线文书史料价值较丰厚,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商人逐利行为对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无法得出商人逐利行为维系了丝绸之路繁荣,排除A项;会话练习簿的存在以及玄奘等人的西行实践说明翻译上的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政府对丝绸之路的态度,只是说明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有重要作用,无法得出政府对商旅和传教士的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

4.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政府准备发行交子。有大臣数次致信宰相,指出虽然北宋发行交子一度使得“蜀人便之”,但“近年不桩钱本(预留金属货币的准备金),其法已弊”,并强调“与其至于不可行而后改,易若未行而罢之为愈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南宋初年货币政策

A.重视民间的智慧 B.遭到的群臣反对

C.存在着地域限制 D.易诱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