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共情疲劳量表在心理咨询师中的修订与应用研究.pdf

共情疲劳量表在心理咨询师中的修订与应用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I

1研究背景1

2文献综述2

2.1共情疲劳的概念2

2.2共情疲劳的模型2

2.2.1共情压力与疲劳模型2

2.2.2压力框架下的继发性压力和创伤反应模型3

2.2.2专业生活质量模型4

2.2.4共情疲劳概念模型4

2.2.5医生共情交易模型5

2.2.6职业与共情模型5

2.2.7基于COR的共情疲劳综合理论模型CFM6

2.3共情疲劳的评估工具7

2.3.1创伤经历相关量表7

2.3.2创伤认知图式相关量表8

2.3.3共情疲劳症状量表8

2.3.4基于概念分析的共情疲劳量表9

2.4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10

2.4.1人口学特征10

2.4.2工作因素11

2.4.3个人心理资源12

2.5共情疲劳的干预13

2.5.1正念疗法13

2.5.2共情疲劳主题教育13

2.5.3自我照顾策略14

2.5.4聚焦技术14

3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16

3.1以往研究不足16

3.2问题提出16

3.3研究路线17

3.4研究假设17

4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8

4.1研究目的18

4.2研究意义18

4.2.1理论意义18

4.2.2实践意义18

5研究一共情疲劳量表的修订——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的分析19

5.1量表汉化与修订19

5.1.1量表的顺译与回译19

5.1.2预调查19

5.2研究方法19

5.2.1研究对象19

5.2.2研究工具20

5.2.3统计方法20

5.2.4数据分析20

5.7讨论28

6研究二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共情疲劳现状31

6.1研究对象31

6.2研究工具31

6.3数据分析31

6.4结果31

6.4.1心理咨询师的人口学基本信息现状及差异分析31

6.4.2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质特征及差异分析33

6.4.3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情况特征及差异分析35

6.5讨论39

6.5.1不同人口学基本信息下的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现状...39

6.5.2不同专业资质下的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现状40

6.5.3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现状40

7研究三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干预研究43

7.1研究目的43

7.2研究设计43

7.2.1干预设置43

7.2.2方案设计43

7.3研究方法44

7.3.1研究对象44

7.3.2研究工具44

7.3.3数据分析45

7.3.4干预者胜任力分析45

7.3.5研究过程45

7.4研究结果45

7.4.1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前测比较45

7.4.2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46

7.4.3空白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47

7.4.4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增值比较47

7.5讨论48

7.5.1验证短期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合理性48

7.5.2短期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48

8总讨论50

9研究结论与建议52

9.1研究结论52

9.2建议52

10不足与展望54

参考文献55

附录1调查问卷63

附录2团体辅导干预方案66

致谢75

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76

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76

文档评论(0)

论文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