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极性法则概念:当用短暂的直流电刺激神经时,通常仅在通电和断电时各引起一次兴奋,通电时兴奋发生在阴极部位,断电时则在阳极部位。第31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因:当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表面通电时,刺激电流在阳极处由膜外流向膜内,再在阴极处由膜内流向膜外,即在阳极处存在着内向电流,在阴极处存在着外向电流。第32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向电流造成电压降与膜两侧原有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一致,结果使膜电位数值增大,膜处于超极化状态,即膜兴奋性下降。外向电流造成电压降与膜两侧原有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电压差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结果使阴极下膜静息电位数值减少,处于去极化状态,即兴奋性升高。第33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电紧张性电位概念:阈下强度刺激作用所引起的膜电位变化通称为电紧张性电位。特点:●随着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大;●按一般电学规律向周围扩布,呈指数衰减。(电紧张性扩布)。第34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局部反应、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第35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局部反应外向电流加大到一定程度便可导致神经冲动产生。第36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局部反应与电紧张性电位相同点:局部反应幅度也可随着刺激强度的强弱而增减,并作电紧张性扩布。局部反应特点:不同点:●电紧张性电位完全是由于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膜电容电流)所引起;●局部反应是由于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和少量Na+内流造成的去极化叠加所引起,是动作电位前身。第37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阈电位和动作电位阈电位:当刺激增强到阈值,使膜电位减小到临界水平(神经、肌肉细胞约在-50至-70mv),便爆发动作电位。这一临界膜电位水平称为阈值膜电位或简称阈电位。第38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阈刺激与阈电位关系阈刺激: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等参数足以使膜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刺激第39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阈下刺激、局部反应及其总和第40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阈下刺激与局部反应单个阈下刺激产生的局部反应可以使膜的兴奋性提高(P59图3-6)。第41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局部反应与总和p59:(1)时间性总和:在膜同一部位相继给予两个阈下刺激,二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反应发生叠加,称为时间性总和;(2)空间性总和:在膜相邻的两个部位同时给予阈下刺激,各自的局部反应发生叠加,称为空间性总和。第42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局部反应经过总和使静息电位减小(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细胞膜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总和现象生理意义在于使局部的兴奋有可能转化为远距离传导的动作电位。第43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归纳:阈刺激细胞兴奋可由两种方式引起阈下刺激的总和效应第44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神经冲动传导机制(p59)第45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传导与传递第46页,共8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发生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但临近静息部位的膜外仍然是正电位,膜内是负电位。膜外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内向电流;膜内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外向电流。局部电流学说第47页,共82页,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ppt
- 细胞融合和单细胞克隆.ppt
-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2).ppt
-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ppt
- 细胞社会的联系.ppt
- 细胞社会的联系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
- 细胞社会细胞生物学.ppt
- 细胞生活的环境 (2)课件课件.ppt
- 细胞生活的环境 (3).ppt
- 细胞生活的环境 (4).ppt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2(1)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2(2)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3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 沪教版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17.4(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