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QC小组活动导线接续管压接辅助装置的研制.doc

QC小组活动导线接续管压接辅助装置的研制.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4

导线接续管压接辅助装置的研制

QC小组名称:高原狼QC小组

单位名称: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2012年4月

目录

TOC\o1-2\h\z\u1小组简介………………… 2

2选择课题………………… 3

2.1提出问题………………. 3

2.2确定课题………………. 3

3设定目标………………… 4

3.1设定目标……………….. 4

3.2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4

4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5

4.1选择总方案…………….. 5

4.2方案细化选择………….. 6

5制定对策表……………… 12

6对策实施………………… 13

6.1制作夹紧机构………….. 13

6.2制作移动机构………….. 15

6.3制作压钳固定机构…………………….. 16

6.4总装…………………….. 17

6.5试验…………………….. 18

7效果检查………………… 18

7.1完成课题设定目标值…………………. 19

7.2经济效益………………. 20

8标准化…………………… 21

9今后打算………………… 21

1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高原狼QC小组

小组成立时间

1997年6月

课题名称

导线接续管压接辅助装置的研制

本课题注册时间

2011年1月

课题类型

创新型

年度注册号

YSQC-2011-01

年度活动时间

2011年

活动次数

10次

PDCA循环次数

1次

出勤率

100%

指导老师:卢西(国家注册高级QC活动诊断师:NO:G2011-035)

沈光陞(高级工程师)

序号

姓名

性别

组内职务

行政职称

组内分工

诊断师号

1

邵益华

顾问

公司

副总经理

活动指导

方案审核

2

邵辉

组长

处主任

整体策划

3

唐宁

组员

主任工

方案设计

4

黄捷

组员

机修组长

方案实施

5

汪家玉

组员

机修工

方案实施

6

黄新春

组员

机修工

实际操作

7

常青

组员

机修工

实际操作

8

宋文彬

组员

资料员

方案试验

9

甘洪发

组员

技术员

方案试验

成果整理

省级QC

诊断师00810

10

王俊

组员

技术员

成果整理

省级QC诊断师100524—1079

2选择课题

2.1提出问题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ZW—10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中明确规定——“输电线路导线接续管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必须校直,校直后接续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必须重接。”

接续管压接现场

如图所示,迄今为止施工现场压接过程均由人工控制接续管在压模中的位置,位置的判断依据仅凭个人经验,压接后接续管弯曲度是否合格难以保证。截止目前,我公司接续管压接后需校直的比例高达总量的20%。随着高等级电压输电线路大面积开工建设,特别是±800kV输电线路工程中接续管直径大、规格长,有可能导致压接后需校直的比例增加,且校正困难。这无疑是为工程工期画了一个问号。

2.2确定课题

通过调查研究,最终确定本次活动课题名称为——《导线接续管压接辅助装置的研制》。

3设定目标

3.1设定目标

接续管压接完成后弯曲度≤2%。

3.2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小组走访各施工一线,共首选35名员工配合调查,将影响接续管弯曲度的原因收集整理,列入下表:

序号

影响因素

确认人数

所占百分比

消除方式

1

人为非正常移动导线、压钳

25

71%

保证接续管压接时在压模的中心线上

2

视觉误差

6

17%

使用测量设备

3

地形影响

4

12%

保证接续管压接时在压模的中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