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背诵第一自然。。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一课时
单元导入交流预习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关于作者触摸大自然的山水湖海、花草树木表达所思所想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一个是习作的目标,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2.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的陈巴尔虎旗的草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通过触摸大自然的草原来表达情感、主题的。
作者是谁,写的是哪里的草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简介作者老舍。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让我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近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自然段后空白的地方写上一两个词语提示自己。同桌交流。
2.交流分享。
你能借助各部分主要意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
这次访问,我看到了美丽迷人的草原。离目的地几十里,主人们就骑马盛装来相迎。来到蒙古包外,主人们下马人情迎接我们。进了蒙古包,主人和我们把酒联欢,场面热烈感人。太阳偏西了,我们才和主人们依依惜别。
3.出示词语自由认读,读出草原的旖旎风光。
4.指导书写“毯襟涩”。
三、初读课文,感受草原美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草原美在哪些景物?画出相关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你会看到怎样的天,闻到怎样的空气?体会草原的空气新鲜与作者的心情。
3.在你脑海中,一碧千里是怎样的画面?这样的广阔应该怎么读?拓展介绍内蒙古草原。
4.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反复读这个句子,哪个词用得最巧妙?(绣)想象羊群在草原上的情境还可以比作什么?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用朗读告诉大家这美丽的草原之景。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6.“这种境界”是指什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做什么?
在音乐声中朗读,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
7.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交流并小结: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抒发了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第1自然段。这节课我们体会草原的人情美。
二、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
1.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一找草原人民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并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2.这段话描写了什么场景?(迎接客人)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把“飞”改成“跑”行吗?,更能体现草原人民的热情。用“彩虹”来比喻草原人民一是因为草原人民穿着各色的衣裳,二是比喻草原人民的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联系生活实际,你会这么做吗?尽管语言不通,但心意却是相通的。
4.“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5.“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们对蒙古族人民的友谊又从何体现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深情
1.面对着这样热情的蒙古族人民,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分别呢?所以尽管夕阳已经西落,大家仍然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
-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课时练.doc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设计.doc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时练.doc
- 《盼》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桥》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课时练.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