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星形诺卡菌(六)治疗方法对脓肿和瘘管等手术清创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本章小结1.放线菌属(以衣氏放线菌为代表)丝状分枝菌,G+,抗酸-厌氧或微需氧标本中的“硫磺样颗粒”(菌落)正常菌群,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面颈部慢性化脓性感染等2.诺卡菌属(以星形诺卡菌为代表)丝状分枝菌,G+,抗酸+专性需氧标本中的黑色或黄色颗粒(菌落)肺炎、肺脓肿等“足分枝菌病”多由巴西诺卡菌及真菌引起MedicalMicrobiology贾维茨系列《医学微生物学》英文版,第26、27版主编:Brooks等2013年第26版2015年第27版2013年第8版《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主编:李凡徐志凯2018年第9版《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主编:李凡徐志凯/http://3//forum.php//https://www.biozone.co.uk/biolinks/microbiology/#opennewwindow/gb/lives/microbe/microbe_basic/#opennewwindow*****sosoyjwsosoyjw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川北医学院基法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黄荣敬业博爱求是创新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放线菌(P201)Actinomycetes第八讲第一节放线菌属第二节诺卡菌属各菌所致疾病特殊检查方法衣氏放线菌硫磺样颗粒的检查放线菌放线菌(Actinomycetes)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利福霉素等)的主要产生菌丝状或链状、呈分枝状生长、革兰染色阳性因1877年Harz首次分离时其菌丝呈放射状排列而得名绝大多数不致病,致病性放线菌主要为放线菌属(Actinomyces)衣氏放线菌、牛型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等诺卡菌属(Nocardia)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等第ⅩⅣ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phy.nov.)第I纲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第I属放线菌属(Actinomyces)第V亚纲放线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第I目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第I亚目放线菌亚目(Actinomycineae)第I科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第I属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第VII亚目棒状杆菌亚目(Corynebacterineae)第I科棒状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第I属诺卡菌属(Nocardia)第IV科分枝杆菌科(Mycobacteriaceae)第I属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第V科诺卡菌科(Nocardiaceae)细菌域(Bacteria)原核生物界(Prokaryote)衣氏放线菌(A.israelii)白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星形诺卡菌(N.asteroides)《伯杰氏细菌系统分类学手册》2004最新版Bergry’sManualofSystematicBacteriology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放线菌属Actinomyces第一节衣氏放线菌(一)生物学性状:1.菌体形态排列:丝状菌,有分枝特殊结构:无染色反应:G+,抗酸-直径0.5~0.8μm革兰染色衣氏放线菌(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菌落培养:厌氧或微需氧,培养困难,生长缓慢。菌落:血平板上灰白色或淡黄色R型小菌落。脑心浸液琼脂平板上形成R型“白齿状”大菌落。衣氏放线菌(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菌落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肉眼可见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sulfurgranule),其实质为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压片后镜检,可见放射状排列的菌丝,形似菊花状。衣氏放线菌(二)致病性:1.致病条件放线菌正常寄居在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可致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口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16周汇总参考学习资料.docx
- 13.4.疱疹病毒参考学习资料.ppt
- 13.3.出血热病毒参考学习资料.ppt
- 13.2.虫媒病毒参考学习资料.ppt
- 12.肝炎病毒参考学习资料.ppt
- 11.1.呼吸道病毒参考学习资料.ppt
- 10.1.附。朊粒参考学习资料.ppt
- 8.4.螺旋体参考学习资料.ppt
- 8.2.立克次体参考学习资料.ppt
- 4fd4d346d0fbf94d03ebcfa08385db0b参考学习资料.pdf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