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步。乡村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潜力正日益显现。
城乡只是空间特色的界定,并非品质优劣的划分。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因应自然、有机生长、安稳守成。乡村的这种安稳守成,恰恰构成了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的平衡。现代人大多是都市的拥挤者和异乡的漂泊者,一些田园风光短视频的爆红表明现代人具有浓郁的乡村情结。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连续性、伦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连续性”就是要传承文脉,旧中开新,新中含旧,重建人与土地的关系;“伦理性”就是要有反思性态度,敢于扬弃,对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有鉴别地学习借鉴;“整体性”就是要保护原住民、遗址、建筑、工艺、民俗、饮食、特产等的共生关系,将乡村规划、乡土风情、乡邦文化合成小生境;“创造性”就是要汲取古今中外的资源,追求独异性,避免模式化。例如,福建省永春县一都镇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本着建新不废旧的理念,在基础设施得以焕然一新的同时,“旧”的曾氏屏风、古井文化、妈祖宗教信仰等文化遗产全部得以完整保留,翻修过的民居也采用了“灰瓦”“红砖”“白墙”的新闽派风格,不仅提升了外在颜值,而且传续了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重新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美学路径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摘编自李康化《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方略》)
材料二:
梁漱溟先生早年谈到“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这在今天乡村振兴背景下,仍有其理念和现实意义。
在未来中国大陆城镇化率可能达到70%的客观形势下,传统村落能够保存多少,或者说以何种形式进行“乡村建设”,而非为了利益的驱动,盲目地开发乡村,缺乏灵魂地进行所谓的“建设乡村”,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首先,不能把乡村看作城市来建设。相对于城市,乡村具有完全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模式,不是同质性的过程,而是要强调发展过程中的异质性。就像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城乡二元的模式要变化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这种协调和简单的统筹以及以开发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还是有所差异,其意是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这种互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协调发展。其理念是强调如何利用乡村的生态、社会结构特点和文化传统等固有资源,进行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
其次,乡村建设要以村落的多重空间为基础。村落空间包括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空间,以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空间,以民俗活动、庙宇空间、仪式信仰为基础的文化空间,以及今天在村落到处可见的公共空间。当然,任何村落的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在很多情况下,空间也是一种生产的过程。特别是面对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实践背景,空间生产为乡村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何通过空间社会文化秩序的重构来调适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费孝通先生学术思想中强调“三态统一”(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心态秩序)的延续。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任何乡村的重建,其核心是意图恢复乡村的生机,让村落更加活化,在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让过度的乡村开发和所谓“进步”的模式,回到以人为出发点、文化主体性为理念的轨道,使乡村建设更加符合人性的发展。
其三,乡村建设要根植于独自的文化。如果不尊重地方内部的文化系统,会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精神家园的消失,会造成一个焦虑的社会。
费孝通先生曾提到“中国社会的活力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的活力我想在世代之间。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看来继承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世界上还没有像中国文化继承性这么强的。继承性背后有个东西也许就是kinship(亲属体系),亲亲而仁民。”费先生的观念,对于今天乡村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世代之间的活力,可能正是我们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乡村建设要保住社会和文化的传统,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研究核心,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践文化多样性保护,如何为农业文明“回归”储藏种子、保育土壤,如何重新评估农业文明的价值,其核心还是中国社会与文化之建设。
(摘编自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豫皖赣三省G20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豫皖赣三省G20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
- 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XX T 3871.13-2006 农业拖拉机 试验规程 第13部分:排气烟度测量正式版.doc
- XX T 556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静液压试验方法正式版.doc
- 中国RPA应用趋势报告:RPAAI,助力企业智能自动化.pdf
- 蓝色艺术风教育教学通用ppt模板.pptx
- 大型集团企业一体化智能运维平台技术解决方案【503页】.docx
- 2024年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高质量建设指南.docx
- 智慧教育白皮书(2024年).pdf
- 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集(2024上半年度).pdf
- 2025风电智能监控及数据分析系统.docx
- 2024水电工程压力钢管智能化组焊施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