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豫皖赣三省G20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采用盘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佩玉之风日渐盛行,周王室和各路诸侯纷纷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子更是赋予了玉十一项美德,论述了玉和君子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思想最能体现时代精神
B.“德政”思想逐渐成为诸侯的共识
C.周朝礼制文化逐渐走向成熟
D.政治利益诉求影响玉器文化的内涵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为争权夺利不择手段,但同时也通过文化符号如玉器,来体现自身的仁德与君子风范,提高政治地位和权威。这表明政治利益诉求影响了玉器文化的内涵,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迎合了诸侯国君的统治需要,排除A项;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佩挂玉器只是标榜自己的德行,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德政思想没有被诸侯接纳,排除B项;周朝礼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
2.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出现了受封赏之人有列侯、封君之名,享“衣食租税”之权,无领地、领民之权,且不得世袭的现象。如商鞅被封商于之地十五邑,而他在被人告罪后,其封地和少量“品兵”根本不足以托身,只能逃向国外。可见,变法后的秦国封赏之举()
A.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B.奠定了郡县制的实施基础
C.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带有中央集权制度的色彩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享‘衣食租税’之权,无领地、领民之权,且不得世袭的现象。如商鞅被封商于之地十五邑,而他在被人告罪后,其封地和少量‘品兵’根本不足以托身,只能逃向国外”概括得出结论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出现的受封赏人都只是享“衣食租税”之权,无领地、领民之权,不能世袭,所以商鞅变法后,秦国所封赏的那些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要比之前的分封制下的封地更为密切,因而变法后秦国的封赏之举带有中央集权制度的色彩,D项正确;商鞅变法后,所封的列侯、封君只享“衣食租税”之权,无领地、领民之权,不能世袭,有少量的“品兵”,却不足以形成分裂割据,排除A项;材料所述的现象是分封制,与郡县制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了商鞅变法后秦国分封制的内容,并不涉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朝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居住区与购物区严格分开。武则天时代,诸多李唐皇室成员在兴庆坊内集中居住。整个唐代,长安城内先后出现过“五王同坊、十王同坊、十六王同坊”的现象,材料表明唐朝长安城()
A.城市生活方便贵族群体 B.坊市制度具有严格等级
C.城市管理体现君权意志 D.政治功能决定城市布局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长安城实行坊市制,诸多李唐皇室成员在兴庆坊内集中居住,长安城内先后出现过五王同坊、十王同坊、十六王同坊”的现象”可知,唐朝政府通过对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体现了皇权对城市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即城市管理体现君权意志,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城市生活,且五王同坊、十王同坊、十六王同坊反映的是皇帝对宗室力量的防范,这种布局并不是为了方便贵族生活,排除A项;材料提及坊市制将居住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但没有直接强调坊市内的等级限定,排除B项;虽然政治因素会影响城市布局,但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政治功能决定城市布局,材料更侧重于坊市制所体现的城市管理意义而非布局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4.澶渊之盟订立后,名臣富弼指出“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缙绅虑患者,谓之迂阔背时……谓敌不敢背约,谓边不必预防,谓世常安”。由此推断澶渊之盟()
A.促使宋朝确立重文轻武国策
B.未能实现宋辽之间长期和平
C.助推宋室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D.间接加剧了宋朝的军事弱势
【答案】D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豫皖赣三省G20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docx
- 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