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演讲比赛推广普通话.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广普通话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人说的汉语中存在着历史悠久的众多的方言,方言的分歧很大,许多方言之间不能互相通话。但是在中国自古以来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一直起着维系全国交际的作用,从周朝存在雅言到后来,一种共同的交际语也存在。从1913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系统的审定“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1955年将汉语的通用于定名为“普通话”。普通话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又称国语或华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我国汉语个方言区之间,我国各民族之间,我国人民与海外的华裔之间的共同交际用语。普通话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日益发挥作用。

全国人民通用普通话,可以消除汉语方言的隔阂,沟通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广泛联系,有利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法律的制定,政府方针政策的颁行,全国报刊杂志的用语,日趋频繁的社会交往,都需要普通话为媒介;建立国内市场,扩大商品流通和经济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也需要全国通用语;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电脑语言输入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处理,也需要规范的语言文字。所以,在中国,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现代文明的发展。全国推广普通话,我举双手赞成。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地方方言极杂,世界仅有。不仅一个省与一个省语言不同,一个县与一个县也不同,有时甚至一个县里的方言也不尽相同。就拿江苏省来说,苏南属吴语系,苏北属淮扬语系。即使吴语系的苏南,又各有方言土语,常州与无锡相距最近,语言却相差很远。作家高晓声是常州人,一口常州土话无人听懂,他要讲话非得老友陆文夫当翻译。其实,土话是不太好翻译的,土话中有许多生活化的俚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双关语,是翻译不出来的,仅仅译个大概意思,没有了原汁原味的精髓和情韵。语言不通,的确让人烦恼,记得那一年我去温州,与出租车司机各说各的,谁也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仿佛到了外国,我连说带比划也没奏效,最后还是用笔写在纸上,才总算到了目的地。因此,我是推广普通话的促进派,偌大中国,太有必要有一种统一的语言,以便于交流和沟通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4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活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6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