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同步精品课堂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同步精品课堂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充溢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一般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郑板桥在画作《墨竹图》上题诗一首:“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该作品

A.体现了深厚的民间风情

B.是中国画诗画结合的开端

C.着重反映个人思想情感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

【答案】C

2.下列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好用价值,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好用价值,并且是雅俗共赏的字体应是指行书,故A项正确;草书、楷书和篆书不符合题意,故BCD项解除。

3.(北京市延庆区202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别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相识正确的是

A.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确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统”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学生应当结合所学学问从曹操与“正统”有背离之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观念影响动身,即可解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推断。

4.(辽宁省大连市2025届高三其次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甲骨文及周代的金文中画人坐形,则席地,乃殷、周同俗。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这表明

A.商周的风俗完全一样

B.甲骨文是古老的成熟文字

C.文化的发展有其渊源

D.周代的文化水平高于商代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为周代在文化和货币方面与商朝趋同,体现了周代对商朝文化的继承,即文化的发展是有渊源的,C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肯定,不正确;B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材料反映的是周代对商代文化的继承,没有体现其文化水平高于商代的信息,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商周文化的相关学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乃殷、周同俗。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的理解和驾驭。

5.(江苏省扬州市2025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觉躲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深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晰。”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

A.诗画同源

B.典范指引

C.类型多样

D.崇尚自然

【答案】D

【解析】“诚如诗人发觉躲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说明作者认为中国画的特点从自然动身,D正确;A属于文人画特点;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

6.(吉林省试验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考前预料)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

C.拓片部分内容为斗争卜辞

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

【答案】D

7.(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其次次模拟考试(5月)历史)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微小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政策的宽松

C.水墨技术的成熟

D.理学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实性到写意性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是民间风俗画出现的缘由,解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宽松”;C项是宋代绘画发展的表现,解除。

8.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改变,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心情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动、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篆书

B.隶书

C.草书

D.行书

【答案】C

9.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文档评论(0)

176****7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