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和畜禽發病的微生物。*條件性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人和畜禽發病的微生物。*腐生性病原微生物:一些微生物本身並不一定侵入動物體內,而是以其有毒代謝產物,隨同食物或飼料進入人或動物機體,呈現毒害作用,此類微生物稱為——。傳染又稱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突破機體的防禦屏障,侵入機體,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並引起病理的過程。內源性感染來源於宿主體內或體表大多為正常菌群,少數為致病菌外源性感染來源於宿主體外 病動物帶菌者攜帶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動物,傳染病恢復期仍排菌者(重要傳染源)病畜和帶菌動物動物畜共患病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有些寄生物與動物體宿主之間達到了互相適應,互不損害對方的共生狀態。例如腸道中的大腸桿菌。但這種平衡是相對的,當某些因素導至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損(如愛滋病)或機械損傷使寄生物離開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達其不習慣寄生的部位,如大腸桿菌進入腹腔或泌尿道時,平衡不復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損傷,則可產生機會性感染。大多數病原微生物與動物體宿主之間是不適應的,因而引起雙方之間的鬥爭,由於適應程度不同,雙方鬥爭的後果也各異。因而產生傳染過程的各種不同的表現。臨床表現明顯的傳染病不過是各種不同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全部。感染傳染過程的發生病原微生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動物體,就開始了感染過程。病原微生物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來,進而引起組織損傷、炎症過程和各種病理改變。主要取決於: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動物體的抵抗力(機體的免疫功能)。與外界環境條件有關。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引起傳染的能力,使動物體致病取於它們的病原性與毒力。&微生物的病原性:一定種類的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在其特定的宿主體內引起疾病過程的能力或特性,稱為——。&毒力: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大小。1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致病性細菌的病原性細菌毒力細菌侵襲力細菌毒素宿主細胞感染細菌將死亡(1)細菌的侵襲力侵襲力:病原性細菌突破宿主機體的防禦屏障,侵入機體活組織,並在其中生長繁殖、擴散蔓延的能力。表面結構:具有吸附與抵抗吞噬的作用。莢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細胞的吞噬與消化的功能。菌毛:幫助致病菌吸附於動物細胞表面。如:大腸桿菌吸附於腸黏膜上皮細胞。酶類:某些致病菌在代謝過程中能向細胞外分泌多種酶,能溶解破壞宿主機體的屏障結構。透明質酸酶:宿主細胞間的透明質酸具有粘和作用,細菌產生此酶分解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有利用病原菌的擴散。膠原酶:一種蛋白質水解酶,能水解宿主機體肌肉組織和網狀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使肌肉軟化,有利於病原菌擴散。如:魏氏梭菌。卵磷脂酶:分解細胞膜上的卵磷脂,導致組織細胞崩解和紅細胞溶解。血漿凝固酶:加速血漿凝固,阻止吞噬細胞的遊走,保護病原菌免受吞噬。溶纖維蛋白酶:將凝固的纖維蛋白溶解,解除了病原菌被局限的狀態,有利於它的擴散。(2)毒素毒素包括外毒素與內毒素。前者以白喉、破傷風和腸毒素為代表。後者以革蘭陰性桿菌的脂多糖為代表外毒素通過與靶器官的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而起作用。內毒素通過啟動單核-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數而起作用。專案外毒素內毒素來源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存在於細胞內,為細胞壁成分,崩解才能釋放。產生細菌G+G-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定性不穩定,對熱敏感,60-80℃,30min破壞穩定,耐熱,160℃,2-4h破壞抗原性強,能刺激機體形成抗毒素弱,能刺激機體形成抗體,但無中和作用,毒性作用極強,對組織器官的特異性選擇作用(破傷風)較弱,無特異選擇性,引起相同的毒性反應甲醛處理處理後毒性喪失,但保留其抗原性—類毒素不能成為類毒素類毒素:外毒素經0。3-0。5%甲醛37度處理一定時間後,毒性完全喪失,仍保留良好的抗原性,稱為—毒力的測定毒力測定不僅用來確定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強弱,而且用於疫苗、血清及藥物安全性檢查。1、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試驗動物於感染後一定時間內發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2、半數致死量(LD50):能使半數試驗動物感染後一定時間內發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3、最小感染量(MID):能引起試驗動物發生感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