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叶酸拮抗物:氨基蝶呤,氨甲蝶呤IMP生成总反应过程2、AMP和GMP的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③IMP脱氢酶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酶④GMP合成酶AMPADPATPADPATP激酶ADPATP激酶GMPGDPGTPADPATP激酶ADPATP激酶?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IMP的合成需5个ATP,6个高能磷酸键。AMP或GMP的合成又需1个ATP。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特点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定义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12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de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腺苷激酶(adenosinekinase)参与补救合成的酶腺嘌呤+PRPPAMP+PPiAPRT次黄嘌呤+PRPPIMP+PPiHGPRT鸟嘌呤+PRPPHGPRTGMP+PPi合成过程腺嘌呤核苷腺苷激酶ATPADPAMP补救合成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02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01第十一章核酸的降解和核甘酸代谢213熟悉核酸酶的类别和特点;了解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过程以及最初产物;了解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重要意义;4了解核苷酸降解的过程和终产物,尿酸堆积引起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学习要求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酸的酶促降解第三节核苷酸的合成代谢第二节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第一节核酸的酶促降解核酸酶(磷酸二酯酶)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核苷磷酸化酶核酸核苷酸核苷磷酸嘌呤或嘧啶戊糖-1-磷酸01核酸酶:作用于核酸的磷酸二酯酶称为核酸酶;02限制性内切酶:在细菌细胞内存在的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可用于特异切割DNA,常作为工具酶。一、核酸酶1、核酸酶的分类(1)根据对底物的专一性分为(2)根据切割位点分为核糖核酸酶(R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非特异性核酸酶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2、核酸酶的作用特点01核酸外切酶:作用于核酸链的末端(3?端或5?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02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DNA03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RNA;04核酸内切酶:从核酸分子内部切断3?,5?-磷酸二酯键。2、核酸酶的作用特点外切核酸酶对核酸的水解位点5′ppppOHApppp3′CGTATGC牛脾磷酸二酯酶(5′端外切)蛇毒磷酸二酯酶(3′端外切)内切核酸酶对RNA的水解位点示意图5′ppppOHPyPuPyPy1′pppGACUpppGA3′RNAaseIRNAaseT1Pu:嘌呤Py:嘧啶牛胰核糖核酸酶I(RNaseI)核糖核酸酶T1(RNaseT1)二、限制性内切酶logo常用的DNA限制性内切酶2.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和意义EcoRI序号属名种名株名例:EcoRI,这是从大肠杆菌(Ecoli)R菌珠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分析染色体结构、制作DNA限制图谱、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基因分离、基因体外重组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把天赐的神刀,用来解剖纤细的DNA分子。第二节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核苷酸的降解核苷酸+H2O核苷+Pi核苷+H2O嘌呤(或嘧啶)+戊糖(核苷水解酶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并且只能对核糖核苷起作用,对脱氧核糖核苷不起作用。)核苷+H3PO4嘌呤(或嘧啶)+1-磷酸戊糖(核苷磷酸化酶存在广泛)核苷酸酶核苷水解酶核苷磷酸化酶嘌呤的降解:这是一个氧化降解过程,不同生物降解的产物不同(肝、小肠和肾)。腺嘌呤鸟嘌呤H2OH2ONH3NH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