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气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平应入性。)四气四气的确定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四气的确定及作用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四气药性的确定: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四气(2)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一、四气3.四气的意义(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会加重病情。(3)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反用热药,或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并用。(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6)“寒无犯寒”、“热无犯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使用寒热药物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药物的影响。二、五味五味的含义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即口尝。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二、五味二、五味: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确定味的主要依据药物的滋味药物的作用五味3.五味的作用《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二、五味辛:能散、能行、(能润),有发散、行气行血、润养作用。发散--外感表证(薄荷);行气--气滞证(橘皮);活血--血瘀证(川芎);润养--润肺(款冬花)、滋肾(菟丝子)开窍--闭证,湿浊证(麝香)。五味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和药、缓急作用。补益--虚证(人参);调和药性--用在复方中(甘草);缓和毒性--配有毒药物(大枣);缓急止痛--拘急疼痛证(芍药)。二、五味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证(五味子)生津止渴--津伤口渴(乌梅)。(附: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相似)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二、五味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坚阴作用。清泄火热--火热证(栀子);泄泄气逆--气逆证(杏仁);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燥湿--寒湿证(苍术);-湿热证(黄连);泻火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单击此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创意的字(变体美术字).ppt
- 新概念三册第11课.ppt
- 樱桃树苗国伟樱桃.ppt
- 植物的器官-茎.ppt
- 支具外固定的护理.ppt
-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ppt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课件.ppt
- 正比例和反比例-常考题型练习.ppt
- 总复习课-电磁学大学物理张三慧第三版.ppt
-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ppt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docx
-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即答题技巧概述+课件113张.pptx VIP
- 2024苏科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程内容解读课件(深度).pdf
- Unit3 第2课时Speed up Fuel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2024).pdf
- 第16课优秀影视作品欣赏与分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docx
- 幼儿园中班音乐《章鱼和小鱼》 优质课件.pptx
- 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833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 2024年度房地产市场总结报告:泉州-保利和润.docx
- 北京理工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及详解.pdf
- 传热学(全套714页课件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