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千克体重剂量的选择:有些药物用途或给药途径不同,千克体重剂量可能不同,需根据用药目的、给药途径选择相应的千克体重剂量,有些药物,千克体重剂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一般情况可选择中间平均值计算所需要剂量。计算结果不一定是整数,为了方便用药根据该药物制剂规格,稍加调整。年长儿,特别是学龄儿童,算得的剂量往往稍微偏高,可采用千克体重剂量偏下或下限值。有时算得的剂量可能比成人剂量还大,实际给药时不得超过成人剂量。幼儿按千克体重剂量计算所得结果,往往稍为偏低,可采用千克体重剂量偏上或上限值计算。此外,还需结合临床经验或病情适当增减,例如营养不良,对药物敏感性增加,应酌情减量:Ⅰ度营养不良者减15%-25%,Ⅱ度营养不良者减25%-40%。有时尚需考虑小儿的合作情况、溅洒等问题,量取误差,考虑实际上能达到的用量。有些药物,其千克体重剂量在不同的文献有一定的出入,可能由于不同研究,工作方法不同或个体差异,所得结果不同。或者是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可进行比较后选用,一般情况可多考虑近期国内权威性的文献为准。必要时可测血药浓度后选择。第87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5.2根据成人剂量折算新生儿或其它缺乏儿童或新生儿千克体重剂量资料的药物,一般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只要进行小儿药物临床研究时,一般在成人Ⅰ期试验后先确定成人剂量,再按体表面积来折算小儿剂量,毒性反应大的新药酌情减少。其它的药物,折算方法较多,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1)按年龄比例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出生-1月,成人剂量的1/18-1/14;2-4岁,成人剂量的1/4-1/3;1-6月,成人剂量的1/14-1/7;4-6岁,成人剂量的1/3-2/5;第88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月-1岁,成人剂量的1/7-1/5;6-9岁,成人剂量的2/5-1/2;1-2岁,成人剂量的1/5-1/4;9-14岁,成人剂量的1/2-2/3。根据年龄按比例由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的方法,由于个体差异,有较大差距,计算方法比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初次应用剂量偏小,并可视药物性质、病儿情况适当调整。第89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按体重比例由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小儿体重计算公式:出生-6月,体重(kg)=3+月龄×0.6;7-12月,体重(kg)=3+月龄×0.5;2-12岁,体重(kg)=年龄×2+8。按体重比例折算方法,可适用于从新生儿至成人。但方法也较粗糙,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计算。计算结果对幼儿往往偏小,应用时亦宜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第90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按体表面积折算剂量: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表面积(m2)/1.73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或小儿体表面积=(年龄+5)×.07按体表面积折算,更能反映全身体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年龄包括新生儿及成人的整个阶段。第91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体重折算剂量与按体表面积折算剂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千克体表面积(SA/kg)新生儿为0.065,3个月为0.056,约为成人(0.027)的2倍,故按体重与体表面积折算婴幼儿剂量,两者几乎可以差1倍。体表面积法计算小儿剂量,一般认为比较合理,但体表面积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的小儿体重与身高数。实际工作中,对每一患者特别是门诊患者测量体重与身高,较难做到,不然亦只能根据年龄估算,所以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不大方便,故临床上目前仍然较为普遍采用按千克体重剂量计算剂量。第92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5.3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剂量根据药物已知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以及给药间隔时间,应用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给药剂量,包括单次给药的剂量以及重复多次给药的负荷剂量(首次剂量,有的称“突击剂量”)与维持剂量,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能使患者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安全范围以内,这就是科学合理用药。第93页,共1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5.4其它有些药物剂量适应幅度较大。如复方甘草合剂、驱蛔灵、硫酸镁等可按年龄递增。有些药物,如助消化药、蓖麻油等仅分婴儿与儿童剂量,有些药物的剂量对整个儿童期都一样,如甲苯达唑、大蒜素等,甚至和成人一样。有的药物应用目的不同,剂量亦不同,如阿司匹林。有的根据病情,剂量不所不同,肾功能受损时,应根据受损程度减少剂量。所以,计算药物剂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儿生理特点、病情轻重、药物作用及适用范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