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其中可免费阅读6页,需付费2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黄土场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黄土覆盖面积广阔。黄土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孔隙比大、结构性强、遇水易湿陷等,使得黄土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与其他场地存在显著差异。地震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黄土场地的影响尤为严重,可能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地基失效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的稳定。例如,在1920年的海原地震中,黄土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大量房屋倒塌,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黄土场地的地震响应特性,对于提高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治能力,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