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治疗“太阳病”医案100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这太阳病”医案100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

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供中医治疗太阳病医案100

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太阳伤寒证案

刘某,男,50岁。

因工作需要,自北京赴甘肃省。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不慎冒受风寒而得“太阳伤寒证”。

发热,39.8。。严重恶寒,周身大小关节无一不痛,身无汗,咳嗽,脉

浮紧。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一剂。

服药后,盖被躺火炕上发汗。

约1小时左右,遍身〈执水〉然汗出而解。

【解说】麻黄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证的第一名方。

张仲景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

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寒热,诸痛与无汗而喘三组证候。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外束,卫气闭郁,营阴不得畅行,简

称为“卫闭营凝”。

因为表闭无汗,所以又称之为“表实证”。

表实证与表虚证的“卫强营弱”不同。

前者以无汗为特点,后者以汗自出为特点。

由于卫阳被寒邪所闭郁,营阳被寒邪所凝滞,所以用麻黄汤辛温发汗以

散寒,目的在于发越闭郁之阳气,而使营阴畅行。

服药后必须要微微汗出为佳,用药时要注意麻黄;桂枝;炙甘草的剂量比

例应该是3:2:1,否则就会影响发汗的效果。

服用麻黄汤一般都能汗出,与服桂枝汤啜粥取汗有

别。但应当注意,服麻黄汤后也有不汗出的情况。

从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中所记载的几则医案中看,可以将服麻黄汤后不

汗出的情况概括为以下三种:一是表证未解而先用下法,导致中气虚弱而

无力作汗,这种不汗出是由于误治;二是久居寒冷之地或平时习惯于寒冷

之气,轻易不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如果一旦受之,所感邪气必定比一般

人要严重,如果用药剂量不就不能发汗,这种不汗出是与地域、职业有

关;三是有的患者服药后,阳气发动,化水为气,汗出于无形而不被发

觉,也好像不汗出。

诸如此类情况,变化难测,所以临证时要细心推求其理,就不至于惊慌

失措。

更需要一提的是,由于麻黄汤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使用不当又会产生许多

变证,不少临床医家视之如虎狼,畏而不敢用。

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临床辨证不明确,对于伤寒病与温热病的鉴别心中

无数,所以一见发热为主的病人,多从温热病方面治疗。

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

里突出地强调了温病“口渴”与“不恶寒”乃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如果不出现口渴,证候表现仍有恶寒特点,还是应该考虑风寒的病

情。因此,外感初起口渴与不渴,是识别寒、温的一个苗头。

另一方面原因主要是医家受温病学说影响,畏其辛温形成一种偏见,其实,只

要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用麻黄汤治疗伤寒表实证是唯一最有效的方剂6

刘渡舟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

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张仲景

3

俞右,住局昌庙维德里一号。

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生早三钱

佐景按病者服此方后,绝不汗出。

阅者或疑余作诳言,安有服麻桂各五钱,而无反响者乎?非也,有其故

在。缘病者未进药之先,自以为大便不通,误用泻盐下之,及其中气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