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对囚犯的称呼.docx

古代对囚犯的称呼.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古代对囚犯的称呼

中国古代对囚犯的称谓既反映了司法制度的特点,也蕴含了社会等级观念。

1.按身份特征分类

1.1黎民与庶人

早期战俘被称为“黎民”,如《礼记》记载的“九黎成奴”。而“庶人”则指普通百姓,常因犯罪被贬为囚徒。

1.2白丁与布衣

未入仕者称“白丁”或“白身”,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往来无白丁”。因平民多穿布衣,“布衣”也代指底层百姓或轻罪犯人。

2.按服饰特征分类

2.1赭衣

囚犯常穿赤土染色的赭衣,《孟子》提到“褐夫”即指穿粗麻衣的犯人,后来“赭衣”成为囚犯代称。

2.2南冠

楚国战俘戴“南冠”(楚式帽子),后泛指囚犯。骆宾王《在狱咏蝉》中“南冠客思深”即用此典。

3.按法律地位分类

3.1未决犯与已决犯

古代称未定罪者为“人犯”,已定罪者则为“罪犯”或“囚徒”。如《水浒传》提到“流配来的犯人”即指待审者。

3.2重刑犯特称

死刑犯称“死囚”,如秦代修长城多用“囚徒”;“流人”则指被发配边疆的犯人。

4.道德化称谓

4.1贼与盗

严重危害国家者称“贼”,偷窃者称“盗”,如《周礼》将“寇贼”列为重罪。

4.2墨吏

贪污官员称“墨吏”,源自《左传》“贪以败官为墨”,强调道德污点。

从“黎民”到“南冠”,从“赭衣”到“囚徒”,这些称谓不仅是司法标签,更是古代社会文化的缩影。它们既体现刑罚的威慑性,也暗含对人性尊严的复杂态度,为研究古代法制提供了鲜活视角。

文档评论(0)

159****8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机电助理工程师持证人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见证无数学子的成长蜕变。秉持 “以爱为源,因材施教” 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不断钻研高效学习方法。如今借助道客巴巴,把这些满载经验与智慧的教育文档分享出去,愿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让知识传递更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3日上传了机电助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