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叶嘉莹先生说:我认为辛弃疾是比苏东坡更了不起的一个词人,因为辛弃疾这个人不只是文学、诗词(很厉害),而且还是一个有豪情壮志的英雄豪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辛弃疾身上的英雄之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丨辛弃疾丨

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此时的处境,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2.把握这首词中所用典故的由来和深层含义并了解怀古词。3.体会词人在词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之思和老当益壮的战斗之志

(1)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和词的内容相关,词也可以没有标题。(2)词的结构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3)依其字数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4)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文体知识回顾——词

抓标题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怀古:怀古词。内容: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情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伤感,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对比(今昔);直抒胸臆;用典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怀。永遇乐:词牌名解题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知识链接:知人论世

写这词时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心,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0多岁的高龄被重新任职,镇守京口。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收复之意。于是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到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悲愤不平。于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知识链接:写作背景

思考: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熟记字形。2.结合注释,疏通词意。3.本词当中有五个典故,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讨论1.谈谈你从这些典故中读到词人怎样的情感和用意?2.本词上下阕分别描述了什么内容?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落实以下字词:风流、金戈铁马、草草、赢得、扬州路、可堪2.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落实重点字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的流风余韵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轻率落得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不堪,哪堪

3.本词当中有五个典故,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它们分别与谁有关?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主旨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1.谈谈你从这些典故中读到词人怎样的情感和用意?典故人物人物事迹情感态度写作意图孙权(孙仲谋)刘裕(寄奴)刘义隆(元嘉)拓跋焘(佛狸祠)廉颇草率出师,仓皇而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耻辱悲哀谏为政者勿忘却一饭斗米,以示可用同情悲叹悲满腔才华无人问置镇京口,雄踞一方起兵北伐,建立刘宋敬仰赞美仰慕歌颂表建功立业雄心叹英雄后继无人

2.本词上下阕分别描述了什么内容?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片: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用典:用典紧扣京口怀古,典故与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情思隽永,含蓄深刻,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的对比:针贬南宋王朝的萎靡不振。刘裕——刘义隆:英主与庸才的对比——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扬州路——佛狸祠:统治者的长期媚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