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胆绞痛中医药干预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C05

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2024

FORMTEXT?????

FORMTEXT胆绞痛中医药干预技术规范

FORMTEXTSpecifications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rventioninbiliarycolic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2024

PAGE4

胆绞痛中医药干预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胆绞痛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诊断、干预和护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胆绞痛的干预治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1.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

GB/T16751.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

GB/T16751.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

GB/T21709.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

GB/T21709.7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

GB/T21709.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

GB/T21709.1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

术语和定义

GB/T16751.1、GB/T16751.2、GB/T1675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胆绞痛biliarycolic

由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诱发胆囊、胆道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绞痛。

Oddi括约肌即奥狄氏括约肌。

诊断

症状

主要症状

以心窝部或右肋缘下阵发性剧痛,向右肩背放射为主要表现。

次要症状

嗳气、反酸、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样症状。严重时可见寒战、高热、黄疸。

证候

气火交郁证

多见急性胆囊炎,常在进食油腻饮食后或半夜发生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重者寒战高热,腹胀,溲黄便结,苔黄,脉数。

湿热蕴结证

多见胆管结石急性发作,症见发热、黄疸,右上腹持续性、阵发性绞痛,痛彻右肩和腰背部,右上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伴有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胸闷口苦发粘,大便不爽,呈灰白色,溲深黄,苔黄腻,脉滑数。

痰热瘀阻证

多见肥胖患者,恣食油腻饮食后易发脘胁持续性、阵发性绞痛,心下触之则痛,合并感染者畏寒发热,伴有恶心呕吐,咽干喉梗有痰,纳呆口粘,厌油腹胀,肢体沉重,苔黄腻,脉滑。

肝郁阴虚证

多见形体消瘦患者。症见右上腹持续灼热性疼痛,发作时痛如火燎,阵发性绞痛,胆囊部位压痛明显,伴有烦热出汗,手足心热,口苦咽干,便结不通,溲黄亦少,舌头裂纹,脉数。

寒热虚实错杂证

多见胆管蛔虫病。症见突然发作的剑突下有钻顶样阵发性绞痛,捧腹弯腰,坐卧不安,大汗淋漓,吵闹哭喊,突然痛止而安静,伴有饥不欲食,呕吐蛔虫,苔白腻,脉弦紧。

胆腑郁热证

上腹持续灼痛或绞痛;胁痛阵发性加剧,甚则痛引肩背。晨起口苦;时有恶心;饭后呕吐;身目黄染;持续低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厚腻;脉滑数。

热毒炽盛证

持续高热;右胁疼痛剧烈、拒按。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弦数。

干预

内治法

气火交郁证

治法: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四逆散合小陷胸汤或桃核承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黄连、半夏、香附、瓜蒌、陈皮、炙甘草。

加减:伴有口干口苦,失眠,苔黄,脉弦数,气郁化火,痰火扰心者加丹皮、栀子、黄连;伴胸胁苦满疼痛,叹息,肝气郁结较重者,可加川楝子,香附。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饭后温服,每次150mL~200mL。

疗程:2周为1个疗程,服用1~4个疗程或视患者病情增减疗程。

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柴胡金仙汤合小陷胸汤、黄芩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黄连、厚朴、枳实、半夏、金钱草、茯苓、茵陈、郁金、瓜蒌、大黄、甘草、威灵仙、鸡内金、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