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他七下西洋,犁波耕澜数十万里,点燃15世纪的文明曙光,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一、海之荣--郑和下西洋二、海之怒--戚继光抗倭三、海之殇--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海之荣——远航的目的史料: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逃到)海外,欲踪迹之(寻找惠帝的下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阅读材料,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追查惠帝的踪迹;展示国力,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史料探究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注:国库充足),天下太平。”到永乐年间,明王朝国力达到极盛。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海之荣——远航的条件造船技术的提高、航海技术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持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为人们远航大海提供了技术支持。针路图指南浮针海之荣——远航的条件史料探究材料三郑和,回族,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本人的才能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海之荣——远航的条件史料探究海之荣——远航的条件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造船技术的提高、航海技术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持郑和本人的才能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刘家港明代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文莱越南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度沙特索马里印度洋海之荣——远航概况西洋:郑和远航史料哥伦布航行史料观点时间次数1405—1433共7次1492—1504共4次人数船数27000余人船只200余艘,大船60余艘约1500人总计17艘船只大小航海设备长150余米宽60余米航海图、罗盘针长25米宽6米依靠经验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海之荣——远航特点论从史出时间早历时更久,次数更多人多,船多(规模大)船只大,技术先进范围广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海之荣——远航意义历史情景剧《远航秘史》主要人物郑和明代商人榜葛剌使者亚非各国带去丝绸、瓷器、茶叶等带回珠宝、香料、药材等中国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出航时郑和船队友好访问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随船回访中国亚非各国海之荣——远航意义郑和下西洋“西洋”人民热烈欢迎东方的使者郑和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船队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之旅”,郑和也因此享有“和平大使”的美誉。海之荣——远航意义海之荣——远航意义印尼三宝庙新加坡三宝山海之怒——戚继光抗倭的背景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寇与倭患台州登州福建广东九战九捷海之怒——抗倭的经过组建戚家军---台州大捷---进军福建、广州---消除倭患材料二:据记载,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纪律严明,军队士气高昂,战士英勇杀敌,是抗倭的一支铁军。材料一:(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倭变事略》材料三: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倭寇烧杀劫掠,抗倭是反侵略正义战争,得到民众支持纪律严明,同仇敌忾,士气高昂战术正确,出色的指挥才能海之怒——抗倭成功的原因合作探究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精神淡泊名利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通过这些诗句,说说你对戚继光的评价海之怒——你心目中的戚继光1528——158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到岸上晾晒货物,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并不断扩张在澳门的势力。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从此与祖国母亲天各一方。海之殇——哭泣的澳门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和平交往国力强盛国力日渐衰落战争冲突国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