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行使及完善路径研究10000字】.docx

2025【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行使及完善路径研究100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行使及完善路径研究

目录

TOC\o1-2\h\u8109引言 1

20803一、船员工资优先权概述 2

5535(一)船舶优先权 2

14945(二)船员工资优先权的法理基础及司法实践 2

16133二、船员工资优先权的主体 3

16140(一)船员的概念 3

8466(二)不适任船员 4

28899(三)劳务派遣下的权利主体 4

2869三、船舶工资优先权的客体 6

7331(一)工资 6

3611(二)加班加点工资 7

13214(三)双倍工资 7

21438(四)违法所得 8

1556四、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行使 8

10471(一)行使的方式 8

32031(二)行使的时间 9

19408五、完善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路径 10

14685(一)完善我国关于船员保护的相关立法 10

28874(二)构建船舶优先权实现特别程序 10

25460(三)实现“活扣押”与“死扣押”的转换 11

13584(四)加强外派船员的保护 11

9763结语 12

摘要:船员工资优先权虽然具有明确的法理基础,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分析船员工资优先权的主体、客体及行使方式,认为船员工资优先权的主体应包括不知情的不适任船员和新型用工方式下的派遣船员;享受船舶优先权的工资应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资、加班加点工资以及需区分主观情形的违法所得,但不包括二倍工资;船员工资优先权的行使方式与时间需要进一步的解释方能更好地保护船员权益。最后提出完善船员立法、构建船舶优先权特别程序、允许扣押方式转换和加强外派船员保护的四项建议。

关键词:船员工资报酬船舶优先权

引言

海运是当前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9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也是通过海上运输进行。船员是海运中重要的人才资源,为维护海上交通秩序和促进海上货物的正常贸易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当前国家推动建设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截止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注册船员1716866人《2020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

《2020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

一、船员工资优先权概述

船舶优先权

船舶优先权最初产生于英国的海事审判实践,可想要对其下定义并非易事。英国有位法官曾说:“给船舶优先权下一个定义远比认识它来得困难。”司玉琢著:《海商法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9页。许多成文法国家的海商法也并未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但我国《海商法》第21条尝试对其进行了界定,并在紧接着的第22条列出了享受船舶优先权的具体项目,共计5项。从条文表述可以总结出船舶优先权的特征之一就是法定性,在法定的享受船舶优先权的项目中,

司玉琢著:《海商法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9页。

船员工资优先权的法理基础及司法实践

1.法理基础

法谚有云:即使船上只剩下一枚钉子,海员也应被偿付张辉.船舶优先权法律制度研

张辉.船舶优先权法律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12.

我国司法实践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船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为世界航运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世界航运业总体呈现低迷状态。由于船员行业的特殊性,船东与船员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并不为常态,更多的是签订船员劳务合同。当下,船员劳务纠纷案件在海事法院的受理案件总数占比逐渐提升。就笔者所搜集的资料来看,船员劳务纠纷居于大连海事法院与青岛海事法院年受理案件总数的首位,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于确认船舶优先权的诉讼请求,多数在船员劳务纠纷案件中一并提出;第二,原告为船员,被告为自然人的船员劳务纠纷案件占比较大;第三,涉境外案件占比提高,由于查明域外法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法律适用成为难点;第四,外派船员法律关系定性复杂,法律责任的承担存在疑问。在上述船员劳务纠纷中,基本都会围绕当事人工资报酬产生争议,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将与是否享有船员工资优先权有关。可见研究船员工资优先权及其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船员工资优先权的主体

主体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法律上的主体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件,即客观存在和为法律所认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哪些人能成为法律中的主体取决于法律的规定,一般而言,各国普遍认可船员是行使船员工资优先权的主体。因此,下文将讨论船员的相关问题。

(一)船员的概念

由于船舶优先权具有法定性的特点,因此权利主体的认定需要有法律的依据,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享有相应的船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