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TOC\o1-2\h\z\u一、险资如何买债 1
标债、定期存款及非标产品是保险重要的持仓资产 1
非标缩减、协议存款规范化,近年债券投资占比提升 1
去年显著加大超长利率债的买盘 2
主要在调整阶段配置,但去年年末情况较为特殊 3
二、险资负债特点 5
广谱利率下降,保险预定利率开始下调 5
存款利率或继续下调,保费增长动能仍足 6
负债期限长,需配长久期、低风险资产 7
三、险资配债展望 8
风险分析 10
一、险资如何买债
标债、定期存款及非标产品是保险重要的持仓资产
2024年9月,保险业资产规模突破35万亿元,同期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2万亿元,至当年末行业资产总额
约36万亿元,若按三季度末资金运用比例测算,全行业资金运用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以2023年末来看,险
资资金运用投资于债券占比达到45%,以此大致测算则2024年末,险资持有债券规模约14.8万亿元,同时期存续债券规模合计约170万亿元,险资持有占比约9%;除此以外,险资持有的“其他投资”占比33%,主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产品。
以中国人寿为例,2023年末总资产5.89万亿元,投资资产规模约5.67万亿元,从投资明细来看,债券占投资资产的51.6%、定期存款占7.1%,债权型金融产品占比8.5%,主要是非标债权产品(债权投资计划、资管产品、信托计划等),其他固定到期日投资占比5.8%,主要包括保户质押贷款、存出资本保证金以及同业存单等。综合来看,标债、非标、定期存款是险资重要的投资资产。
图表1:保险资产配置(%,2023年末) 图表2:中国人寿投资构成(%,2023年末)
ind, ind,
非标缩减、协议存款规范化,近年债券投资占比提升
从时间维度看,险资近年债券投资占比有所加大,尤其是从2023年以来显著抬升,参考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定期存款两类资产,则呈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2023年下半年以来,“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导致成本
偏高的城投非标资产快速压缩,存款利率也在监管引导下持续下行,此外,2024年年初险资协议存款不再纳入银行的“一般性存款”,而是计入“同业存款”,受MPA考核要求,同业存款在银行的负债端占比不能超过1/3。
协议存款可以自行协商、较为稳定,是很多股份行的重要负债来源,也是险资重要的配置资产。不过,由于只有险资资金、养老金等能配置协议存款,所以理财等一般通过险资通道实现配置。调整险资协议存款填报要求后,协议存款扩张规模受限,理财投资存款的增幅受到限制。
在广谱利率较低、利差损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大型险资依然加大债券持有量,一方面是基于基本面研判而衍生的投资策略主动选择,另一方面,或许更多地是受限于其他可投资资产的收缩,被动增加了债券仓位。
图表3:3家大型险资投资占比(%)
ind,
去年显著加大超长利率债的买盘
在其他可选资产有限的情况下,保险加大债券的配置力度,尤其是加大二级市场上超长债的买入。2024年
险资在二级市场合计净买入债券2.4万亿元,2022-2023年全年量分别为1.4万亿、1.7万亿,2024年显著加大利率债的配置,同样的情况还有同业存单,2024年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对同业存单的买入规模比前两年进一步提升,对二永债、信用债的买入量则显著减少。进一步从期限来看,险资主要增加10Y以上利率债的配置,2024年二级买入10Y以上债券的规模达到1.7万亿元,占全年买债规模的72%,作为对比,险资的资产运用规模在30+万亿元。
图表4:保险二级买债情况(亿元) 图表5:利率债二级买卖的期限结构(亿元)
FETS, FETS,
主要在调整阶段配置,但去年年末情况较为特殊
去年利率债下行几乎畅通无阻,仅在4月、7月、8月以及9月末有所调整,尤其是11月下旬以来更是快
速下行,陆续破几个关键点位来到1.65-1.70区间,2025年开年,10Y国债估值一度下探到1.60以下。
从保险配置的节奏来看,2024年4月份开始显著加大二级买盘,并且除去最近一次(即11月下旬起利率债快速回落),其他时候基本是在回调的时候有买盘峰值,也就是说,与广义基金追涨杀跌的特点不同,险资主要在利率回调至相对高位时进行配置。
只有11月以来的这波行情,险资在利率快速下行阶段出现大量买盘,与以往险资配置的特征有所不同。我们理解主要是市场对于基本面因素及政策的预期过于一致,配置型机构在年末出现了集中的“提前配置”,此外还有两大原因催化:
(1)11月末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宏观看大宗系列,近期大宗:牛市启动还是涨价行情?.docx
- 宏观专题研究-复工观察:节奏后置,结构分化.docx
- 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大厂如何受益于DeepSeekR1“破圈”?.docx
- 华测检测内生外延穿越周期,检测龙头行稳致远.docx
- 华创交运行业低空60系列深度:群雄逐鹿到一超数强——低空经济数字化领域的格局推演,建议重点关注莱斯信息等先发企业.docx
- 华康股份功能糖醇行业领先企业,舟山新项目开启第二成长曲线.docx
- 化工关注涨价白马;新材料重视DS及机器人相关材料机会.docx
-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生物航煤行业深度报告:政策驱动需求增长,行业产能加速释放.docx
- 黄金框架新思辨:黄金穿越千年的价值与魅力.docx
- 汇川技术公司深度报告:工控龙头领跑行业,多元化布局助力穿越周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