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

献给汶川大地震周年祭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的心理资源尽在心理无忧网更多的心理资源尽在心理无忧网

“我班有个小男孩叫苗欣。行为习惯极其糟糕,常常扰乱课堂纪律,课间追逐打闹,故意伤害他人,着实令人头疼。每次完成作业,他总是龙飞凤舞地胡乱书写一番,字迹潦草,本面肮脏,我行我素,从来不按老师布置的要求去做。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却依旧露出一副挤眉弄眼的嬉笑神情,令教师更为恼火。下课铃刚打响,苗欣便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霎时不见踪影。肆意奔跑、扔黄沙、砸石子、舞拳头、踢人、推人、搞恶作剧等真是无恶不作。同学们怒气冲天,家长怨声载道。???这样一个自我监控能力极差的学生一下子扰乱了整个班级正常的集体纪律。通过与苗欣父母的交流,原来他们也对苗欣存在的问题十分的头疼,因为父母的生意上的繁忙,导致他们对苗欣过于疏忽,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儿童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介绍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作性条件反射用:望行为增加望行为减少正性强化法(Posi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正性强化法(Posi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或称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正强化的基本模式情境:指孩子生活或学习中的特定环境因素。添加标题01行为反应:对特定环境因素作出的良好行为。添加标题02立即强化:指行为反应出现后,立即出现的行为后果。添加标题03长期影响:立即强化带来的影响。添加标题04情境行为反应:立即强化长期影响正强化的运用要点确立恰当的目标,使计划顺利进行。1合理选择强化物,发挥效力。2重视强化时效,不可错过时机。3实现目标,逐步脱离。4强化物的选择策略对强化物的理解#2022强化物的类别消耗性强化物:一种使用后会逐渐减少或消耗掉的强化物。如:食物、饮料等。01操作性强化物:可供玩弄的强化物。如:电脑、玩具等。03社会性强化物:属于精神层面的奖励性强化物。如:表扬、抚摸、拥抱等。05活动性强化物:一种属于休闲活动的强化物。如:室外活动、游戏等。02拥有性强化物:如书籍、小红花、小礼品等。04依内容分:强化物的选择策略考虑行为改变的对象如: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家庭因素等01考虑要强化的行为行为目标越具体、训练越易着手02通过观察和调查确定个性化的强化物03负性强化法

对某良好行为给予奖励,可以促进该行为的发生,如若使某行为与摆脱厌恶刺激相结合,同样能使该行为增多,这便是负性强化法(nega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的理论基础。因此负性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来抑制不良行为的,从而建立良好行为。操作方法:病儿一旦出现某项良好行为,便立即减少或撤除其原来经受的痛苦、厌恶刺激、惩罚或情景,(等于给他“负性奖励”),并使其日后在同样情况下,获得相同的“释放”,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率。

如一名住院治疗的病儿,在病房里吵闹不休,就不准许他出院,一旦他停止吵闹,才准许他出院回家。或者要求他完成某些所要求的行为之后,方可取消他禁止会客的禁令。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Aversivetheravx)。这种方法是对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施加一个不愉快的体验,如药剂或言语责备等,利用痛苦的条件刺激来替代异常行为的兴奋感,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因此人们通常又称之为“以毒攻毒疗法”。

如:儿童吸吮手指,可在其手指上涂抹黄连水、奎宁水等苦味剂,使之吮吸苦味成为一种厌恶刺激,如此多次接合,可以减少吮指行为。惩罚法

惩罚法(punishmentprocedures)是对病儿某项不合适的行为,附加一个令他嫌恶的刺激或减弱、消除其正在享用的增强物,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频率。所谓惩罚,范围甚广,如治疗者的摇头反对、批评谴责、终止增强物、暂时隔离及矫枉过正等,均是试图在病儿出现不良行为后,让其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从而消除此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操作方法:

暂时隔离当病儿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强化物,并将病儿暂时转移到另一情境中去。假如将该病儿隔离在一个单独的隔离室,

矫枉过正法

恢复原状的矫枉过正法阳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