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报批稿)》.docx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报批稿)》.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1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XXXX—2025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resistanceevaluationofwheatvarietiesagainstFusariumcrownrot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2/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陈怀谷、杨学明、邓渊钰、孙海燕、曹淑琳、张昕、林玲。

2

DB32/TXXXX—XXXX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的病原物、接种体制备、鉴定圃设置、接种方法、病情调查、抗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品种(系)对茎基腐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种体inoculum

通过人工制备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相应病害的病原体。

3.2

抗性评价evaluationofresistance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

4病原物

选择强致病力的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菌株作为病原物(见附录A),制备

接种体。

5接种体制备

5.1孢子液

将绿豆按6:100(W/V)比例加水,煮沸后过滤去除绿豆,滤液分装至三角瓶中,高温湿热灭菌,冷却后即制成6%绿豆汤培养液。假禾谷镰孢强致病力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平板活化,打菌碟并转接于装有6%绿豆汤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5℃和200r/min下震荡培养3d后配制孢子液,孢子液浓

3

DB32/TXXXX—XXXX度约1.0×103个mL-1。若暂时不用,可将孢子液置于4℃冰箱中临时保存(不超过7d)。

5.2接种体

将小米粒按50g/瓶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灭菌,灭菌后每瓶加10mL上述孢子液,于25℃下静置培养7d~10d,直至菌丝充分生长并将小米粒粘结成块。将培养好的小米粒倒于托盘上捏碎,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过5目筛以去除粘结的菌丝块,制成接种体。接种体可装入保鲜袋中置于4℃冰箱中短期保存(不超过7d)。

6鉴定圃设置

6.1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设置在小麦茎基腐病适发地块,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

6.2对照品种

选用高感茎基腐病的小麦品种,如矮抗58等。

6.3种植管理

播种时间、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当地大田生产一致。同一重复内鉴定材料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事操作必须在同一天完成。鉴定圃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

鉴定小麦种子符合GB4404.1标准,每份鉴定材料种植2次重复,每重复每份材料(50粒种子)种植1行,每50份鉴定材料设1组感病对照品种。鉴定圃四周种植保护行。

7接种方法

接种前按以下要求整地:鉴定圃内开播种行,行长100cm,深5cm,行距25cm。将每品种(系)待鉴定的50粒小麦种子均匀撒入行内,用经10目过筛的细土颗粒覆盖种子,覆盖厚度以不露籽为准。再将4g~5g接种体均匀撒入每个行内,用每行同侧的土壤将接种体覆盖。

8病情调查

8.1调查方法

于小麦灌浆后期至蜡熟期进行1次调查,每行调查30个单茎。

8.2病情分级

田间病情调查重点部位为小麦基部茎秆,其严重度分级及对应的症状如表1:

4

DB32/TXXXX—XXXX

表1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度级别划分及症状描述

严重度分级

症状描述

0

无可见发病症状

1

茎基部轻微变褐,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