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镰孢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引起的土传病害,属世界性小麦病害。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连年暴发成灾。据调查,该病在我国年均发生面积超过9000万亩,发病严重麦田减产率高达52%,且发生区域逐年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江苏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超3500万亩,茎基腐病在我省淮北部分麦区发生严重,已成为制约我省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虽然国内外在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抗病品种(系)筛选不足、鉴定技术稳定性差且不够标准化等问题。制定江苏省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可以为小麦抗茎基腐病育种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支持,有助于筛选出具有优良抗病性状的种质资源,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促进江苏省小麦抗病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来源

为规范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8月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3〕173号)批准立项,项目序号11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承担标准化文件《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

三、编制过程

(一)项目启动阶段

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工作,在此基础上于近几年开展了小麦品种的抗茎基腐病鉴定工作。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我省尚未有标准化的鉴定技术规程,

因此团队开始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明确需要规范的指标及相关参数。

(二)起草编制阶段

2023年1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标准化文件起草小组,基于前期工作成果和已有相关标准化文件,撰写了本文件草案和省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并向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立项申请。

(三)标准研讨阶段

2023年8月获得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起草小组立即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对文件草案进行了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同时,根据《江苏省地方标准管理规定》(苏市监规〔2019〕7号)文件起草了该地方标准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

(四)征求意见阶段

2023年9月~2024年10月,将征求意见稿分别发函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江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征求了包括高校、科研单位、种子管理部门和大型种业公司等单位的小麦育种家、植保专家、管理部门领导和种业公司研发人员等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建议。各单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意见57条,本标准起草小组对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进行审核及修改。在此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了送审稿。

(五)审查报批阶段

2024年12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组织专家召开了省地方标准审查会,会议邀请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作物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农学会、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淮安市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相关领

域的7名专家,对本标准进行了逐条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16条,本文件起草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经专家复核后形成报批稿。

四、主要内容以及技术指标确立的依据

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种子质量引用了国家标准《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4404.1)。

本标准起草小组对江苏省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抗茎基腐病鉴定的病原物、接种体制备、鉴定圃设置、接种方法、病情调查、抗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的技术要求等开展了多层次的调研,系统查阅了相关资料文献,广泛听取了小麦育种家、植保专家、种子管理部门和种业公司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起草单位的长期工作积累,明确了江苏省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的鉴定方法及抗性评价原则,对抗性鉴定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了相应规范。各章节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确定依据如下:

1.病原物:小麦茎基腐病可由多种镰孢菌引起,基于起草单位对小麦茎基腐病病

原菌的长期监测及相关文献,确定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