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2届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2届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练习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Br80I127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是我国古代巴蜀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材料。下列古代巴蜀地区所使用的各种物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丝绸

B.玉器

C.陶器

D.青铜器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丝绸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A符合题意;

B.玉器成分为硅酸盐,为无机物,B不符合题意;

C.陶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为无机物,C不符合题意;

D.青铜器是金属合金,为无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B.羟基的电子式:

C.乙炔的实验式:CH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C的原子半径大于H,其空间填充模型为,A正确;

B.羟基中H、O原子共用1对电子,O原子外围电子数为7,电子式为:,B正确;

C.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最简式、实验式为CH,C正确;

D.聚丙烯是CH3CH=CH2加聚反应的产物,则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不正确;

故选D。

3.制取溴乙烷的最佳方法是

A.乙烷与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与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 D.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烷与发生取代反应时有多个副反应发生,产物不止一溴乙烷,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与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只有溴乙烷,符合题意;

D.乙炔与HBr不完全加成生成一溴乙烯,完全加成不能生成一溴乙烷,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最佳方法为C。

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和空间结构不一致的是

A.CO2 B.SO C.BeCl2 D.N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CO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2+=2,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是直线形,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故A不选;

B.SO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形,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故B不选;

C.BeCl2中Be的价层电子对数==2,且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故C不选;

D.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4,包括一对孤电子对,则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D选;

故选:D。

5.有五种物质:①苯、②聚氯乙烯、③丙烯、④对﹣二甲苯、⑤1﹣丁炔,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②③ B.①④ C.③⑤ D.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则有机物中含双键或三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苯、②聚氯乙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不能使溴水、高锰酸钾反应褪色,③丙烯、⑤2-丁炔中含碳碳双键或三键,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④对-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褪色,故选C。

6.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σ键由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

B.N2分子中的π键为p-pπ键,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C.HCl分子中的σ键为s-sσ键

D.p轨道和p轨道之间既能形成π键,又能形成σ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σ键为s或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故A正确;

B.氮气的结构式为N≡N,分子中含有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π键为p-pπ键,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故B正确;

C.H只有1s电子,Cl的3p轨道上的电子与H的1s轨道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s-pσ键,故C错误;

D.p和p轨道头对头能形成σ键、肩并肩能形成π键,所以p和p轨道既能形成σ键又能形成π键,故D正确;

故选:C。

7.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用乙酸乙酯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B.分离溶液和,选④

C.用NaOH溶液吸收,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装置①为过滤装置,装置②为蒸发装置,装置③为分液装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