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乐府诗知识点.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用来训练乐工,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乐府诗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乐府诗集》(见《早早读》9页)

乐府诗具有叙事性强、语言朴实自然、形式自由多样、浪漫主义色彩等特点。

叙事性强: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的最突出特色,是叙事成分的增强。汉乐府民歌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富有特征的典型行动以及铺张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朴实自然: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形式自由多样:乐府诗的形式自由,变化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及杂言种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杂言和五言诗。丰富多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浪漫主义色彩: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如《有所思》写一个女子知道爱人有他心的时候,恨得立刻把正要送给他的礼物摧毁了,表示一刀两断的决心,但是当好忆起当初定情幽会时的甜蜜生活时,便又觉得不能一刀两断,显出作者的痛苦矛盾。

《战城南》是汉乐府诗作,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⑴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⑵野死:死于野外。乌:乌鸦。

⑶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同嚎,大声哭叫,号叫。⑷谅:当然。

⑸安:怎么。子:指乌鸦。⑹声:一说深。激激:清澈的样子。⑺冥冥:深暗的样子。

⑻枭(xiāo)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⑼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⑽梁:表声字。一说桥梁。⑾而:一作不,皆可通。⑿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诗歌翻译:城南城北皆恶战,城北城南尸连片。抛尸荒野无人葬,任凭鸟鸦绝肚肠。我怀悲痛劝乌鸦:先吊死者为哀伤!想必无人来安葬,腐尸岂会去躲藏!清清河水似泪流,蒲苇遍地暗幽幽。善战骏马横僵尸,驽马悲鸣声凄厉。

堡垒筑在桥梁上,道路无法通南北。五谷无收君何食?想做忠臣也无力。日夜盼望壮士归,忠勇可嘉令人思。

谁料早晨去征战,日落夜深人不归!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阵亡士卒的悲歌,也是对战争罪恶的诅咒和控诉。全诗充满了悲愤沉郁之情,是汉乐府中控诉战争罪恶的著名作品。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开笔堪称奇特。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想象出奇,出语沉痛,深刻表现了对战死者的同情。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说这几句的意思是:客固不惜一己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泯,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这种解释,似乎是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了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而战死的将士所唱的赞歌。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二句借助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转为议论,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沉痛不满之情溢于言外,也隐隐包含着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从而有力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

文档评论(0)

东山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业务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为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支持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