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流行性乙脑炎护理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知识链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人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即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当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或病毒数量多、毒力强时,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性损伤。主要以脑实质广泛性急性炎症为主,病变范围广泛,尤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等最为严重。由于病变的程度及部位不同,故临床上出现多样化的神经系统症状。发生机制及流行病学: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猪的感染率可达到100%(尤其是幼猪),且病毒血症时间长、雪中病毒数量大,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虫叮咬后,病毒先在蚊虫肠道内繁殖,然后移至唾液腺,经叮咬传播给人或动物,再由动物感染更多蚊虫。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人群易感性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少数人发病,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患病者多为儿童,近年来由于儿童普遍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发病率有所上升。(四)流行特征本病具有严格季节性,我国约有90%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内。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初期病程1~3天。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或精神倦怠。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极期(1)持续高热: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持续7~10天,重症可达2~3周。发热越高,病程越长,则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直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惊厥或抽搐: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病变(尤其是脑干)、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4)呼吸衰竭: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和死亡原因,多发生于重症患者。变现为中枢性呼吸衰竭,体征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①浅反射消失或减弱。②机体肌张力增强、强直性瘫痪。③常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恢复期体温开始下降,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好转。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者、称为后遗症期。如意识障碍、痴呆、失落、强直性瘫痪。精神失常等。第1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2.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第1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血清学检查①特异性IgM可在病程第三日检出,第二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之用。②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实验均能检测出相应的特异性抗体。4.病毒分离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第1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要点:(一)一般治疗:住院隔离治疗,及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