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中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中药的性能
;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学?;中药的性能: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一、四气五味
(一)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确定依据: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寒
性质基本一致
凉(属阴)
四气热
性质基本一致
温(属阳)
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作用较和缓的一类药。;四气与功效的关系:
寒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热证、阳证。
凉清热利尿
作用
(共性)热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寒证、阴证。
温经通脉
温
;(二)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五味不仅是药物的真实滋味,更重要是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确定依据:初始基于口尝,最终定于临床。
一般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
《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按阴阳属性分,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酸味
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泄热、燥湿、坚阴的作用。;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辛味
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咸味
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淡味
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部分利水渗湿药具有淡味,如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的茯苓、猪苓、薏苡仁等。
涩味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部分收涩药具有涩味,如固精止带的莲子,收涩止血的海螵蛸等。
;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三)性与味的关系
1.味同性不同,作用不同如紫苏、薄荷味均辛,均能发散解表,但紫苏性温而散风寒,薄荷性凉而散风热。
2.性同味不同,作用不同如黄连、浮萍性均寒,均能清热,但黄连味苦清里热,浮萍味辛解表热。
3.性味俱同,作用略有不同如黄芩、黄连、黄柏均苦寒清里热。但黄芩偏清肺热,黄连偏清心热,黄柏偏清肾热。;二、升降浮沉
定义: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势。
升、浮指药物向上、向外的趋向性作用,
解表、透疹、升阳、涌吐、开窍等药多具有升浮作用
沉、降指药物向里、向下的趋向性作用。
泻下、利尿、降逆平喘、收敛固涩、潜阳、镇惊安神、止呕等药具有沉降作用。;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升降浮沉的意义
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利用其作用趋向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病位在上者,宜升不宜降;病位在下者,宜降不宜升。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三、归经
定义:指药物对脏腑、经络或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药物作用定位的概念。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
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如酸枣仁具有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失眠等症。根据中医学心主神志的理论,便可确定该药归心经。;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便于临床辨证用药,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
2.有助于区别一些功效类似的药物。
如:
肺热咳喘,当用桑白皮、地骨皮等归肺经药来泻肺平喘;
胃火牙痛当用石膏、黄连等归胃经药来清泻胃火;四、有毒无毒
毒性含义:
广义(古)——是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
狭义(今)——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现所说毒性多指狭义的毒性,指药物毒副作用的大小);四、有毒无毒
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目前中药毒性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已知的定量毒理学研究的数据,将其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三类。;毒性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注意各毒药的毒性大小,掌握其安全有效的用量范围,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中病即止。
无毒药物安全范围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若剂量过大,时间过长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章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课件.pptx
- 第十章中药制粒工艺作者姓名李小芳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课件.pptx
- 第十章自我保健课件.pptx
- 第四单元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吴文璇课件.pptx
- 第四节喘病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pptx
- 第四节发绀邢唯课件.pptx
- 第四节古代的酒中国古代的酒多为粮食北黍南稻酿造因酿造时间短缺少足够的过滤故酒液浑浊故质量较差的酒称.ppt
- 第四节计算机的应用作者王利祥单位河南护理职业课件.pptx
- 畜禽果蔬卤制风味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不锈钢环保厕具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