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4臀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这是臀上皮神经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是:脊神经后支由脊椎高位穿出者居臀部的外侧;由脊椎低位穿出者居内侧。故自高位到低位,穿出点由外侧向内侧依次排列。以竖脊肌外侧缘附于髂嵴处为中心向内侧、外侧各20~30mm的髂嵴范围内,是臀上皮神经越过髂嵴之最集中处,95%的臀上皮神经经此下行。腰脊神经后外侧支在臀部浅筋膜下继续向下走行,皮支分布于臀部及大粗隆部等处的皮肤,有的神经支可达到腘平面,个别人甚至可达踝上,司理该区的皮肤的感觉。第2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部脊神经后支的作用脊神经后内侧支及后外侧支支配脊柱后侧的韧带(包括棘上、棘间、黄韧带)、肌、椎间关节和关节囊、胸腰筋膜、全部竖脊肌等的运动,以及臀至股骨大转子部皮肤感觉等。它不仅调节脊柱的生理性活动,还能控制非生理性活动。它能把支配韧带的神经的本体感觉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反射的引起肌收缩,经常保持脊柱的平衡和稳定,防止脊柱发生不应有的损伤。腰脊神经后支尚能调节竖脊肌的紧张度,并与腹直肌保持平衡。5.5脊神经后内侧支及后外侧支支配第2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部分
脊神经后支的概念由椎间管走出的神经根,在出椎间管外口前分为两支:前支——走在横突腹侧面的神经支。后支——走在横突背侧面的神经支;后内侧支——沿横突根部下行,穿乳副突韧带,至脊柱中央一侧者;后外侧支——沿横突外侧下行,再穿竖脊肌,并穿出至皮下者。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1
脊
神
经
框
架
表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颈胸腰骶段脊神经后支C1后支——枕下神经C2后支——枕大神经(后内侧支-皮支)C3~8后支T1~10后支T11~L4后支(臀上皮神经系统)L5~S5后支(臀中皮神经系统)SO1~5后支(臀下皮神经系统)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3.脊神经后支的意义周围神经包括脊神经前支与后支。此前,大多数的书籍只写脊神经前支的卡压综合征,而未写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所以,给医生一个错觉,似乎脊神经后支的存在是毫无临床意义的,因此常常忽视了它们。其实,脊神经后支历来存在。图3-001是一个周围神经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左侧为脊神经前支的分布情形。图中右侧为脊神经后支的分布情形。脊神经后支分布在头后、项部、背部、腰部和臀部等广大的区域,支配着具有十分强大肌力的肌群。因此,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从颈部的枕下神经、枕大神经,到胸部、腰部、骶部的脊神经后支的内、外侧支,对人体背侧强大的竖脊肌起着重要的司理作用。从颈椎、胸椎、腰椎到骶椎的脊柱两侧,甚至延伸到臀部以至踝上部的疼痛都与脊神经后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在疼痛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4.在神经根管外口处脊神经的分支
(腰椎塑化标本侧面照片)颈椎椎间管的解剖:颈椎椎间管的截面呈椭园形,高大于宽,国人测量高为7.9mm,宽为6.7mm,神经根贴管的下壁,各神经根自上而下逐渐变粗,下位者神经根截面积的可占孔的1/2,而横径则可占到全部(100/%)。因此,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很大。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部分颈脊神经后支分布的特点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2.1.颈1脊神经后支(枕下神经)分布特点
枕下神经——颈1神经后支主要为运动神经支。此神经较前支为大。由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的椎动脉的下方自主干分出,向后行进入枕下三角,并分支支配枕下三角诸肌:头下斜肌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半棘肌与项上部皮肤。该肌支可穿头下斜肌与枕大神经相连结。该神经受卡压者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