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菌耐药性和医院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些革兰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能改变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结构,使之与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降低而导致耐药。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第30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能产生PBP2a,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低亲和性。在β-内酰胺类存在时,细菌正常的5种PBP被抑制。但是,PBP2a不被抑制,可作为转肽酶等完成细胞壁的合成,

使细菌转呈耐药。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第31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耐药性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二、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三、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四、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五、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第32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结核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与染色体多个耐药基因突变的逐步累加密切相关。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窄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大多为点突变),产生ESBL。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1、基因突变(genemutation)第33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耐药菌株可将耐药基因转移至敏感菌株中,使后者获得耐药性。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性迅速扩散的主要原因。2、基因转移(genetransfer)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第34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

●接合(conjugation)

●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导(transduction)

●转座(transposition)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第35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质粒主要以接合方式从耐药菌传递给敏感菌,使后者变为耐药菌,甚至多重耐药性。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1)耐药性质粒接合转移第36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质粒不仅在同一种、属细菌之间转移,而且可在不同种、属细菌之间传递,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尤其在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属中比较普遍,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第37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呈高水平耐药,原因是:形成镶嵌pbp基因,编码多种与青霉素亲和力下降的PBP,因而需要更高浓度的青霉素才能有效抑制PBP的功能。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2)转化第38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是产生PBP2a。MRSA带有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

mecA大小为30~50kb,是一段非金黄色葡萄球DNA,可能是通过转导或转座方式整合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3)转导第39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转座子发生转座,在插入部位引入一个或多个耐药基因。通过转座方式,转座子可导致在单个质粒中多个耐药基因聚集成簇,这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4)转座第40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界肯定存在一个相当大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库。当病原菌暴露于强大的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即处于生死关头,这一基因库随时对细菌开放,使细菌迅速摄取耐药基因获得耐药性,渡过不良环境。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第41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耐药性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二、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三、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四、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五、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第42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第43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除并发细菌感染外,不宜轻易采用抗菌药物。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第44页,共8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使用抗生素前,原则上除危重患者外,应先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致病菌,并做细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尽可能使用窄谱、价廉抗生素,保留广谱、新型和价昂抗生素作备用。●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和配伍七、控制细菌耐药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