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地方治理呈现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加强
C.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在诸侯国封有一些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人有着世袭采邑和武装力量,对国君权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约,C项正确;民本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周天子并未对对地方实行集权统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政权与族权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汉初,刘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置以为三老。县乡三老并不是县廷属吏,没有禄秩,只是享受免服徭役的优待,与县令、丞、尉共同教化百姓。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
A.扩大统治基础 B.实现地方自治
C.推动儒学普及 D.加强基层治理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在地方选择德高望重的老者作为“三老”,配合地方官教化基层百姓,可见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加强基层治理,D项正确;“扩大统治基础”主要指的是吸纳更多的社会阶层力量支持、认同政权,设置三老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治理,排除A项;汉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地方自治”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三老的主要职责是教化百姓而非传播儒学,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表为出土于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文书情况。据此判断,当时这一地区()
类别
数量
内容
人口买卖文书
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借贷文书
5件
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
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土地租赁
雇佣文书
2件
雇人耕糜事、雇沙弥放羊文书等
A.商业活动较规范 B.边境榷场贸易繁荣
C.契约意识不断增强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出土于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文书情况”可知,在出土的商业文书中,有人口买卖文书、借贷文书、租佃契约、雇佣文书等,这些文书的性质和类别体现了当时商业活动的繁荣,通过文书进行确定又体现了其规范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信息,无法判定其是否为榷场贸易,榷场贸易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契约的具体形式,没有体现意识性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信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唐玄宗时期,以诗赋为主的进士科是科举的主要内容。但中唐以后,几乎每次开科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科为主。这种变化体现了()
A.进士科无法真正选拔人才 B.科举制更加强调公平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科目设置趋于合理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中国唐朝。据材料可知,唐朝前期制举较少涉及时务策,而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统治面临更多问题,因此在科考题目中有所体现,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C项正确。科举制以才能作为选拔依据,为国家选拔了人才,排除A项;考试内容变化对公平影响不大,排除B项;前期以诗赋为主是由于国泰平安,后期以时务策为主是动荡的局势所需要,并不能体现科学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5.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 B.使皇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 D.有利于监察相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等5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卷(B卷)(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上学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