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邓稼先》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1课《邓稼先》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稼先》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并理解“宰割、筹划、彷徨、家喻户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词语,并学会运用。

2.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清各部分的关系。

3.概括文中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文章,解决字词读音问题;搜集与邓稼先、杨振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高尚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西南联大毕业、后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出示图片:杨振宁与邓稼先摄于芝加哥大学)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得诺贝尓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修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悼邓稼先词(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3)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此文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此文,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4)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录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2.生难字词

热泪盈眶(kuàng)可歌可泣(qì)鞠躬尽瘁(jūcuì)妇孺皆知(rú)

马革裹尸(guǒ)截然不同(jié)彷徨(pánghuáng)元勋(xūn)

署名(shǔ)挚友(zhì)奠基(diàn)选聘(pìn)

谣言(yáo)鲜为人知(xiǎ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可,值得。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比喻人有傲气,爱显露自己的才能。毕,全,完全。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截然不同:完全不同。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妇孺皆知:形容人人都知道。孺,小孩子。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了解。

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除全部精力,到死为止。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①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②文中的小标题

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④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2.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到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