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NUMPAGES28
【跟着课文学阅读】同步阅读教与学(统编版)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内容导航
【考点一:说明文语言特点】
【考点二:信息筛选与分析】
【考点针对演练】阅读篇目:《书香到底是什么香》《神舟十三号这样回家》《四季星空为何不同》《真实的声音》《第三代“太空水稻”熟了》《拥抱5G—A商用时代》《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太空快递”再出征“硬核科技”齐上阵》《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考点一:说明文语言特点
一、课标及教材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要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语的要求(如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阐述事理等)都与说明文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逻辑性、客观性和简洁性密切相关。
二、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其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
(1)定义: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
(2)表现:
使用精确的数字和数据:例如“这座桥长26米,宽约8米”(《中国石拱桥》),通过具体数字准确说明桥的规模。
使用限定词和修饰词:例如“几乎”“大多数”“一般”“通常”等,使表述更加严谨。如“大多数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
避免绝对化表述:如“一般来说,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而不是“石拱桥的桥洞都是弧形”。
(3)作用: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核心要求,它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避免误解。
2.条理性
(1)定义:说明文的语言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2)表现: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位置的顺序说明事物的布局或结构。例如《苏州园林》中对园林布局的介绍。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等。例如《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的分析。
(3)作用:条理性使文章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信息,避免阅读时产生混乱。
3.逻辑性
(1)定义:说明文的语言必须通过严谨的逻辑结构来阐述事理,使文章的推理过程合理、有说服力。
(2)表现:
因果关系:通过因果关系来说明事物的逻辑联系。例如“因为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所以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递进关系:通过递进关系来逐步深入说明。例如“不仅结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
并列关系:通过并列关系来全面说明事物的多个方面。例如“石拱桥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结构坚固、造型优美”。
(3)作用:逻辑性使文章的推理过程合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或原理。
4.客观性
(1)定义: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基于事实和科学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色彩。
(2)表现:
基于事实的陈述:例如“《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引用权威资料:例如“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座古桥建于唐代”。
避免主观评价:尽量用客观的语言描述,而不是主观评价。例如“这座桥的结构非常坚固”,而不是“这座桥的结构非常完美”。
(3)作用:客观性使文章具有可信度,避免因主观偏见影响读者对事物的正确理解。
5.简洁性
(1)定义:说明文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2)表现:
避免冗余:例如“这座桥的长度是26米,宽度是8米”,而不是“这座桥的长度为26米,宽度为8米,桥的长度是26米,宽度是8米”。
使用简洁的词汇和句式:例如“这座桥坚固耐用”,而不是“这座桥非常坚固,而且非常耐用”。
(3)作用:简洁性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避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惑或疲惫。
6.生动性
(1)定义:虽然说明文以客观、简洁为主,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可以适当使用生动的语言。
表现: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石拱桥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江面上”。
使用形象的描述:例如“苏州园林的设计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3)作用:生动性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但需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说明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常见考查形式
1.词语的准确性
考查形式:
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例如“在当时”“大约”“至少”等词语的作用。
某个词语能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2SectionB3a-selfcheck教案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docx
- 33元素---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教学设计)-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92溶解度(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docx
- 中考考前100日动员暨百日誓师大会校长讲话稿(3).docx
- 71藻类教学设计-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 三100以内数的认识.pdf
- Unit3Treesandus【速记清单】(原卷版).docx
- 2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2.docx
- 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导学案(中图版2019)(教师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