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 .pdf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 .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表格式)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年级及册次:

七年级下册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二单元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本单元

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学习单元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本单元要学习的语文要素重点有:1.体会文章的抒

情方式:通过把握关键词句,学习作品的抒情方式2.注重涵咏品味,

学习做批注:通过总结文章的旁批内容,方式学习做批注的方法,自

由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本单元的作业拟设计11课时,其中第1课

时《黄河颂》第2、3课时《老山界》第4课时《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5课时《土地的誓言》第6、7课时《木兰诗》第8、9课时《写

作:学习抒情》第10、11课时《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本单元

的作业设计将紧扣“抒情方式的教学重点来设计,始终贯穿批注式

阅读的方法,使其成为一个有机且系统的作业设计整体。

第一课时《黄河颂》1课时

使用时段作业内容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

估难度系数

课前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自行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注音2.通过查字典,解释“屏障”一词的释义【参考答案】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扫除字词障碍,夯

实基础帮助课中理解“屏障一词全体同学4分钟0.9

【作业二】自行搜索并听一听《黄河颂》的歌曲【参考答案】

略通过歌曲初步感知诗歌全体同学3分钟0.9

发展性作业【作业一】1.回顾历史所学,搜集资料,看一看这

一时期的中国正在经历什么?【参考答案】这时的中国正在经历抗

日战争。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

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

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

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2.查阅资料,说

一说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参考答案】早在远古时期,中国

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数千里

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温条件优越,有利于

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

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宋、金等几十个强大的王朝,其政治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

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

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

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

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

意义就在这里。了解创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情感选做3分钟0.7

课中基础性作业【作业一】设计短视频《黄河颂》的拍摄脚

本。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脚本设计镜号景别拍摄角度画面内容对应

歌词1全景、远景俯拍在高山之巅远望黄河奔向东南。我站在高山之

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2近景(特写)平拍—惊

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3全景黄河蜿蜒曲折地流向

远方。③4远景俯拍黄河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

边,贯穿中原大地。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

两面。

【参考答案】①黄河波涛汹涌,掀起狂澜②俯拍③浊流宛

转,结成九曲连环。领悟黄河的景象和气势全体同学5分钟0.85

【作业二】1.作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又是从作品的哪些

地方感知到的,请圈点勾画相应的词句?【参考答案】作品表达了

作者对黄河的赞颂,对民族精神和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勇气的赞颂。

我从作品中的“啊,朋友”啊,黄河”“英雄的气魄”赞歌等多处地

方感知到的。2.诗歌的抒情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