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4-鞍区病变的MRI信号分析及诊断思路-曹代荣.pptx

24-鞍区病变的MRI信号分析及诊断思路-曹代荣.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鞍区病变的MRI信号分析

与诊断思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概述

n鞍区位于蝶骨体上方,为蝶鞍及其周围区域,主要结构

包含垂体、垂体窝及海绵窦等,紧邻许多重要组织

n分为鞍内、鞍上及鞍旁

n病变种类多样,可源于鞍区正常存在时的各种细胞组织

和结构(垂体、胶质细胞、神经鞘细胞、脑膜、血管及骨骼组织等)

邻近结构

正常垂体MR表现-T1WI矢状面

•前叶T1、T2信号均匀,与灰质相等

•后叶呈高信号(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

T2WI--冠状面

•正常垂体两侧对称,垂体柄位置居中(5%可偏位)

•上缘分为平坦型、凹陷型、隆起型

MRI检查的重要性

n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n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n清晰显示病灶特征、累及范围及与邻近组织关系

n受颅底骨质影响较少,能较早显示髓腔病变

n对骨破坏显示不及CT直观,对钙化不敏感

(CT仍然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鞍区病变分析思路

明确病变起源

2明确病变性质

明确病变侵及范围、与周围

重要结构的关系

定位诊断

①CZ,MC.SellarandParasellarImaging.Neurosurgery2017;80:17

②RennertJ,DoerflerA.Imagingofsellarandparasellarlesions.Clinical

NeurologyandNeurosurgery2007;109:111-124

垂体大腺瘤

n10mm,典型者有束腰征

nT1WI低信号,T2WI高或等信号

n囊变、坏死、出血常见,钙化少见

垂体大腺瘤伴卒中

n鞍内占位性病变T1WI呈高信号,出血成分无强化

n侵袭性垂体瘤(297990),囊变

区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无强化

n侵袭性垂体瘤(298564),等T1等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

微腺瘤

垂体微腺瘤

n10mm,动态增强早期低于正常垂体,晚期逐渐强化

Rathkecleft囊肿

n类圆形,境界清楚

nT1WI及T2WI信号多样

(粘液、胆固醇、粘多糖、细胞碎屑及含铁血黄素等所致)

n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周边不连续线样强化

n胶样小体的存在具有提示意义(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无强化)

Rathkecleft囊肿

•MRI信号特点:

•T1:50%低信号,50%高信号

•T2:70%高信号,30%等低信号

•Flair:高信号

•T1+C:无强化,周围受压垂体组织呈边缘

强化

Rathkecleft囊肿

Rathkecleft囊肿

颅咽管瘤

n两个发病高峰:5-14岁,40-60岁

n鞍上多见,也可发生于鞍内、蝶窦、第三脑室前部等

n发病机制:

①胚胎残余学说:源于颅咽管退化过程中的残留上皮细胞→造釉细胞型

②化生学说:垂体腺细胞的鳞状上皮化生→鳞状乳头型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

n儿童多见,囊性或囊实性

n囊变、坏死、钙化常见

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

n成人多见,实性为主

n信号多均匀,钙化少见

胶质瘤

n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n最常见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n起源于视交叉、乳头体、灰结节等胶质细胞

nT2WI高信号,DWI未见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强化

生殖细胞瘤

n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n位于中线结构

nT1WI及T2WI多为等

信号,DWI高信号

多发生殖细胞瘤

伴室管膜播散

表皮样囊肿

n长T1长T2信号,FLAIR信号混杂,D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脑膜瘤

n信号均匀,T1WI及T2WI多呈等信号,均匀强化

鞍结节脑膜瘤

n鞍结节脑膜瘤(278238),T2WI较均匀高信号,明显强化

上皮细胞型脑膜瘤

神经鞘瘤

n多见于三叉神经

n有包膜,包括AntoniA区(细胞密集区)和AntoniB区

n典型者形态呈哑铃状,T2WI信号混杂,不均匀明显强化

海绵状血管瘤

nT2WI明显均匀高信号,显著渐进性强化

脊索瘤

n50-60岁男性多见,儿童及

青少年罕见

n常位于中线区

n有包膜及纤维分隔,T2W

文档评论(0)

资源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42020230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