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政治: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经济:明清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但局限于量的增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清朝闭关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3.科技文化: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北京城和明长城体现了很高的建筑水平。明清小说、戏剧、书画艺术,成果丰硕。

4.民族交往: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尤其是清朝加强对西藏、新疆、台湾的管辖,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疆域基础。

5.外交:友好与冲突并存,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1.(青岛中考)朱元璋以“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为名废相,认为丞相既废,“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载,废相之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朱元璋接到的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材料说明()

A.皇权在不断削弱,相权在不断加强

B.废除丞相后,皇帝的工作量加大

C.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设置了丞相

D.废除丞相后,决策的正确性提高

;2.某民族英雄的故里所在——戚府,其中的表功祠内绘有“严治军”“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等画面。该民族英雄()

A.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主力

B.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C.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3.(潍坊中考)下图为某史学著作第二章的目录。最适合这一章的标题是

()

A.抗击外敌B.巩固统治

C.加强集权D.发展经济

;4.★[情境题](日照中考)明末清初,广东南海县九江乡“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到乾嘉时期,“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不得一”,曾经的稻米主产区和输出区几乎不再生产稻谷。其稻米“尽仰赖于他乡”。除鱼桑之业,还有甘蔗、柑橘种植,都被乡民视为获利途径。这一现象()

A.反映农耕面积扩大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自然经济瓦解D.表明手工工场产生

;5.(呼和浩特中考)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这成为明朝()

A.扩建改造北京的前提

B.取得科技成就的基础

C.强化皇权专制的目的

D.科举考试变化的结果

;6.(安徽中考)乾隆年间,汪中主张给予未成婚而守节的女子改嫁自由,纪昀反对以严苛态度处理妇女和家庭问题,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讴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这说明当时()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市民文化广受欢迎

C.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1)据材料一,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2分)你认为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材料三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2)材料二、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2分);材料四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郑成功发表观点的时代背景。(1分)这个观点反映了他怎样的价值追求?(1分);8.(枣庄中考)(8分)中国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写出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的史事。(2分);材料二当海外商船进入中国海域后,市舶司要派员“阅实其货”……经过查验后就算入关了,征收关税必不可少,当时称为“抽解”,最早没有这项规定,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开始施行,税率为“二分”,即20%,采取实物收税的办法。……宋太宗后期抽解二分的制度作了调整,改为“十先征其一”,宋神宗时一度改为“十五取一”。;(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市舶司的管理职能。(1分)从市舶司的设立和税率的调整两方面推断宋朝对海外贸易的态度。(1分);材料三郑和的船队规模巨大,船只上百,满载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被称为“宝船”。船队在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小国前往朝贡,并就地进行交易,用所载货物换取当地特产……郑和的船队已经熟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