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汇报人:xxx
20xx-03-20
中医诊断病因病机
病因分类与辨识
病机理论与阐释
辨证方法与步骤
常见证候类型及特点
诊断思路与技巧分享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目录
01
病因分类与辨识
火邪
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主收引、凝滞。寒邪致病特点为疼痛、拘急、收缩等。
湿邪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致病特点为重浊、黏滞、趋下等。
燥邪
燥为阳邪,易伤津液。燥邪致病特点为干燥、伤津等。
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善行数变,常兼他邪。风邪致病特点为发病急、变化快、病位不定。
风邪
暑邪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暑邪致病特点为发热、口渴、神疲等。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阴。火邪致病特点为高热、口渴、面红目赤等。
03
忧
忧则气聚,过忧则肺气郁结,气机不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01
喜
喜则气缓,过喜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等症状。
02
怒
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出现面红、目赤、头晕等症状。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
外伤
跌打损伤、烧烫伤、虫兽咬伤等均可直接导致皮肤、肌肉、筋骨损伤而引发疾病。
瘀血
瘀血是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消散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阻滞气机、影响新血生成而引发疾病。
痰饮
痰饮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可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而引发疾病。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来判断病因。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来判断病因。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其气味等来判断病因。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按诊皮肤等来判断病因。同时,结合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辨识病因。
02
病机理论与阐释
脏腑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机体内部平衡失调。
脏腑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破坏,导致整体功能紊乱。
脏腑间相互关系失调
脏腑功能盛衰
气血生成和运行障碍
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受阻,导致机体失养或ju部瘀滞。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导致水液潴留或脱失。
经络阻塞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ju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经络失养
经络气血不足,导致肢体痿废、不用等症状。
寒热转化
虚实转化
表里出入
上下传变
01
02
03
04
寒证和热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虚证和实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虚实夹杂并见。
表证和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由表入里、由里出表。
疾病可以向上或向下传变,如心肺疾病可传变至脾胃、肝肾等脏腑。
03
辨证方法与步骤
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
分析病邪所在的部位,判断疾病的深浅。
辨别疾病的性质,判断机体阴阳的盛衰。
判断正邪的盛衰,了解疾病的虚实变化。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确定病变脏腑。
脏腑病位
辨别脏腑的阴阳属性,了解疾病的阴阳失调情况。
脏腑阴阳
分析脏腑的气血变化,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等。
脏腑气血
根据脏腑的虚实变化,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脏腑虚实
分析气与血的病变关系,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气血辨证
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关系
分析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情况,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等。
探讨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3
02
01
根据六经理论,分析疾病的传变规律和证候特点。
六经辨证
分析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
卫气营血辨证
根据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分析疾病的上、中、下三焦证候。
三焦辨证
04
常见证候类型及特点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多因外感风寒所致。
风寒证
表现为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等症状,多因外感湿邪、内生湿热所致。
湿热证
气虚证
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等症状,多因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所致。
血虚证
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等症状,多因血液亏虚、脏腑失养所致。
痰饮证
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胁痛、呕吐清水、头晕目眩等症状,多因水液代谢障碍、停聚于体内所致。
瘀血证
表现为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尤甚等症状,多因外伤、气滞、血寒等因素导致血液瘀滞所致。
阴虚证
食积证
阳虚证
气滞证
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状,多因热病后期、杂病日久耗伤阴液所致。
表现为畏寒肢冷、面白无华、口淡不渴、小便清长等症状,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阳气虚衰所致。
表现为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情绪抑郁或易怒等症状,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气机郁滞所致。
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吐等症状,多因饮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讲课讲好.pptx
- 中医论文文献研究.pptx
- 中医论文研讨会.pptx
-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全套.pptx
-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笔记.pptx
- 中医诊断学基础.pptx
- 中医诊断学实训面诊.pptx
- 中医诊断学总论.pptx
- 中医诊断学按诊.pptx
- 中医诊断学望五官.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