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革命先烈和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模范人物,提升爱国情怀。

语言运用: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神态、言行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思维能力: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品味文字的情真意切,体味书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形象。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人物: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关注时代背景: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教学目标】

1.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英雄革命气概。

2.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点】

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她回忆的又是谁?

教师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正值李大钊遇害16周年的时候,写下的一篇回忆录。那李大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忠于革命、视死如归、临危不惧……

师:这一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李星华一起,通过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去感受李大钊的伟大品质。

二、精读细研,品读内容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并做批注。

1.学生边读边圈画,教师巡视引导。

2.学生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

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

预设:语言描写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突出了李大钊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教师提示:抓住词语“坚决”,让学生在品词中体会父亲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二)品析人物言行,学习“被捕时”。

1.品词析句,感受品质

预设1:(环境描写)就听见啪,啪……儿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动作描写)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从“不慌不忙”体会到了李大钊的沉着镇定。

预设2:从关键词“粗暴的吼声”“魔鬼似的”“冷笑”可以看出反动派的凶恶粗暴。

预设3:从“严峻”可以看出李大钊的沉稳严峻。

教师点拨:反动派的表现和李大钊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师补充资料:

1926年春天: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1927年春天: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国民革命军,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

2.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师: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将李大钊被捕时的情景演一演

学生表演,教师朗读。

3.通过扮演,理解对比的作用。

(三)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审时”。

1.教师出示要求:想象李大钊被捕后遭遇了什么?

预设1:(外貌描写)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乱蓬蓬”看出李大钊遭受了非人的对待。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面色“平静”“慈祥”可以写出了李大钊对亲人那深切的爱。

教师补充资料: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师:李大钊在经历如此残忍的酷刑之后神情是什么样的?

预设2:(神态描写)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师:李大钊在经历如此残忍的酷刑之后为什么还如此安定,如此沉着?

预设: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