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哲学,做为一种自洽的理论化的体系,本身并没有判断对与错的功能,在这个大千变化的世界里,哲学引导我们去探究、去寻找,而不是为了获取既成的所得。在我们现学的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一词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而予以否定。从起源、发展追溯“形而上学”,其实,我们应该给予其公正的评价。
“形而上学”的起源
“形而上学”源自于希腊语,它的英文写法是“metaphysics”,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关于“形而上学”一词的起源,据吴寿彭的《形而上学》中译本介绍,有两种解释。我们取其中一种:亚里士多德逝世300年之后,哲学家安培罗尼柯开始系统地整理其著作。他在编纂亚氏的各种作品时,发现有一部分文著是难以概括命名来进行识别的,于是就在书架上把这些文著放在物理学著作后面,并在书目上标签为“物理学之后若干卷”。从此,这一书签就成了这部论著的正式标题,一直为西方理论界沿用。
遗憾的是,我国哲学家并有对形而上学进行翻译,而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哲学家井上次郎对“形而上学”进行了翻译,而这个翻译取自《易经·系辞上》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指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将亚里士多德的这部著作译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内涵演变
“形而上学”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每个哲学家的使用中指称的具体涵义不同,就概论来说主要有两种内涵。
1.一种哲学研究
公元纪元初期,此词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的读者中流行起来。十三世纪,它开始指称一种研究超感觉、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体系的完成者托·阿奎那说:“一些思辨对象,在存在上并不领先物质。它们能够离开物质而存在,因为它们有些是永远不在物质中,如上帝和天使,有些则有时在物质中,有时不在物质中,如实体、性质、潜能……”
笛卡尔说:“全部哲学就如一棵树似的,其中形而上学就是根,物理学就是干,别的一切科学就是干上生出来枝。”“哲学的第一部分就是形而上学,其中包含各种知识的原理,这些原理中有的是解释上帝的主要品德的,有的是解释灵魂的非物质性的,有的是解释一切明白简单的观念的。”
启蒙学者伏尔泰在其《哲学辞典》中对“形而上学”辞目的解释是:“我们把自然理解为物质,而形而上学就是非物质的。”
以上哲学家的话语表明,“形而上学”一词指的是一种对超经验外对象的哲学研究。但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其所指的主要对象和具体内容却是不完全相同的。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从神学出发探讨形而上学,认为经验之外即感性现象背后,便是超自然的神,以及由神派生出来的灵魂、自由意志等。因此这里的“形而上学”就成为对神、自由意志研究的代名词了。近代,欧洲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一方面保留了中世纪对上帝、灵魂的讨论,另一方面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也加进了某些自然科学的某些内容。
2.一种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转化为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萌芽于黑格尔,他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思想所把握住的事物的科学,而思想是能够表达事物的本质性的”,在《小逻辑》中称“形而上学”是探讨“纯粹本质的精神”。
黑格尔在这里所说的,不仅是指一种哲学体系,而且包含有方法论的含义的。他认为,在旧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的被绝对化导致了旧形式逻辑方法占压倒地位,从而把知性思维方法绝对化,把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指同一律)在纯哲学领域中无限地加以使用,致使人们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他主张把他的逻辑——辩证法引进形而上学,而不应让形式逻辑继续统治这一领域。
马克思、恩格斯演化了黑格尔这一思想,进一步赋予这一范畴以新的涵义,不仅将它转化为一种“研究方法”或“思维方法”,而且将它与辩证法直接对立起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写道:“近代哲学虽然也有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例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却日益陷入(特别是由于英国的影响)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更明确指出:它是一种“反辩证法的哲学家思维方法”。他具体指出,它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成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界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造成最近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马恩对辩证法的认识
后来《矛盾论》把它演化为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宇宙观,他说:“所谓的形而上学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为不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杜甫的客至谈接待礼仪.docx
- 从古代到现代服装变化.docx
- 杜甫生平游览路线.docx
- 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历史.docx
- 古代川蜀姓氏.docx
- 古代的筵席介绍.docx
- 古代滴水纹饰.docx
- 古代含中国一词的记载.docx
- 古代花瓶的样式.docx
- 古代煎盐工艺流程.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整.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美版.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推荐.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新版.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带答案.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1套.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审定版.docx
- 山东省乳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新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