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下§3.1质量和密度(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天平的结构;
2、了解天平的使用规范;
3、能够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熟练正确地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一、知识点梳理:
1、使用天平的方法是:
(1)使用前----调平: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处,接着调节横梁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2)使用中----称量: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移动游码的位置,直到天平平衡。夹取砝码用,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填“大”或“小”)的;
(3)使用后----复原:将砝码放回,游码移回到。
2、误差分析:
(1)造成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有:砝码、砝码比标准量小,读数是指针偏。
造成测量值偏小的原因有:砝码、沾上灰尘或水,读数时指针偏。
(2)在用天平测量时,如果开始没有调平,指针偏右,会造成测量值偏;指针偏左,会造成测量值偏;
(3)在用天平测量时,如果调平时,游码没有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会造成测量值;正确读数应为测量值游码最初所指示的质量值;
(4)在用天平测量时,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等于。
3、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1)测量固体质量的方法:放置平稳——,使天王横梁平衡;—将固体放在盘—向盘中添加合适的砝码,直到指针—读数:m物=+;
(2)测量液体质量的一般方法:①调节天平平衡;②按“”方法放置物体和砝码,并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③将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的质量m总;④计算:m液=。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在用托盘天平测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排列正确的序号为()
①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②计算盐水质量为M=M1﹣M2;
③称出空烧杯质量M2;④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例题2、粗心的张强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时,游码没归零而是放在如图位置上就调平衡,然后开始测量,他在测量过程中其余的操作和读记数均无错误,得到的读数为80.6g,则这块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A.79gB.80.6gC.82.2gD.78.6g
例题3、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10g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入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例题4、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
(1)请写出图甲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
①,②,③。
(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盛有试剂的烧杯,若右盘上放有100g的砝码1个,50g砝码2个,20g砝码1个,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指针在刻度盘中间,则烧杯和试剂总质量为g。
例题5、小明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衡,他需向(选填:左或右)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位置,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1《探秘云计算》教案 沪科黔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
- 2.1.2《体验云存储》教案 沪科黔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1 走进微观世界(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1 走进微观世界(1)学案.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1 走进微观世界(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1 走进微观世界(2)学案.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2 建构分子模型(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2 建构分子模型(1)学案.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2 建构分子模型(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2.2 建构分子模型(3)学案.doc
文档评论(0)